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部分商家的冷冻虾仁磷酸盐超标,并通过包冰增重,“1斤虾仁7两冰”(此前报道)。澎湃新闻注意到,该报道涉及三家位于广东湛江的企业,分别是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和湛江宝辉水产有限公司。
点开多家电商平台,很多消费者都会看到这样的广告推送,新鲜、饱满、有嚼劲的虾仁,只要你轻轻一点,一两天的时间,它就能出现在你的餐桌上,孩子老人都喜欢。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虾仁销售的广告里,不断出现“零添加”“零保水剂”的字样。
大皖新闻讯3月15日晚上,央视315晚会曝光小小虾仁里暗藏玄机,给虾仁泡药,100斤做出129斤。大皖新闻注意到,被点名的企业中,曾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也有企业被责令整改。在央视315晚会曝光增重虾仁的问题中,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被点名。
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报道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多家水产加工企业在加工虾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当晚,海报新闻记者在企查查平台搜索获悉,有涉事水产公司曾多次被罚。据晚会报道,国家对冷冻水产品中磷酸盐的添加量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增重虾仁的问题。据梳理,被点名的企业包括盐城市海创源食品有限公司、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湛江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湛江宝辉水产有限公司、连云港渔趣多食品有限公司、连云港鲜知肴食品有限公司等。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2025年3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食品安全案例,部分生产厂家在加工水产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经过保水剂处理的虾仁重量能大幅增加,更严重的是,保水剂会导致虾仁磷酸盐含量严重超标,有产品磷酸盐含量超标145%。
央视3·15晚会曝光增重虾仁的问题。央视调查发现,部分企业为增重牟利,在虾仁加工中超量添加保水剂(复合磷酸盐),并刻意隐瞒添加信息。其中,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湛江宝辉水产有限公司、连云港渔趣多食品有限公司被点名。
央视3·15晚会曝光个别虾仁生产企业过量添加保水剂,导致虾仁保水剂含量超过国家标准。某省市场监管局抽检发现,21%的预包装虾仁保水剂超标。而人体长期过量摄入虾仁保水剂,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风险。实际上,很多消费者并不知道虾仁解冻后,大幅缩水是保水剂在作祟。
北京商报讯(记者 张君花)3月15日,315晚会曝光部分生产厂家在加工水产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保水剂即食品水分保持剂,常用复合磷酸盐,能保持虾仁的水分、提升口感和延长保质期,业内称这样的方式为“保水”或“泡药”,但部分企业却用保水剂来“给虾增重”。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多家水产企业违规使用保水剂为虾仁“增重”的黑幕,引发公众对冷冻水产品安全性的广泛关注。对此,连云港、湛江等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行动,查封涉事企业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并责令召回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