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林楚晗通讯员 黄甜摄影记者 萧灏端午时节,佩戴香包是华夏民族的一个古老习俗,人们认为这些布制的吉祥物有灵气,具有保佑子孙、祝福他人的寓意。因此,端午节前制作香包、送香包的习俗一直延续下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倩 徐晓磊 刘桂斌这是一个由毛线和毛衣针编织出的暖心故事。95岁的济南老人彭奶奶,连续7年为乡村儿童编织围巾,总共捐出了100余条。一针一线间都蕴含着她满满的心意,围巾编织点亮了她的晚年生活,也温暖了乡村孩子的心田。
奶奶很少做针线活,却有一个针线盒,里面装有各色的线和大大小小的针,纳鞋底子的锥子,还有一个黄灿灿的顶针,我喜欢那个顶针。“奶奶,这个顶针真好看。”我说着就拿起顶针戴在手指上,我的手太细了,只好戴在大拇指上,活像戴了个金黄色的扳指。“奶奶,这个顶针是金子做的吗?”“是的,是金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 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编选的纪实文学作品集《我家的“人世间”故事》日前由天地出版社出版。该书用普通人讲述自己家故事的方式,记录在日常生活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故事,表达以家为纽带的相濡以沫的真情。
“其实我想要奶奶给我绣鞋子已经很久了,这样我能随身穿着,就像奶奶陪着我一样。要是想她了,也可以拿出来看看”,周同学告诉记者自己目前是一名在河北读书的大学生,因为离老家贵州遥远,只有寒暑假能回家和奶奶见面,平时交流也大多依靠电话。
来源:【三秦都市报】安康市平利县经开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1)班 黄君浩漫山银装素裹,大地披上了白衣。记忆中,每到这样的三九天,奶奶都会为我早早缝制好一双御寒的棉鞋。那是一双简约而不算美观的普通布棉鞋,尽管很轻,却很温暖。奶奶做的棉鞋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小时候,我一直和奶奶住在老家。
天渐凉,北风劲,入冬后的武汉伴随风雪,低温持续在0℃徘徊。然而,光谷关南社区一期13栋楼下的便民服务点内却暖意浓浓:这边是老邻居们笑呵呵聊着家长里短,那边是正踩着缝纫机给裤子打扁的谢奶奶。要搁以前呐,这么冷的天儿找她缝补衣服,还得爬个6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