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讲当年生产队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并举例说生产队已经有了拖拉机、打麦机、抽水机等等,耕地干活完全不用靠人力畜力。说一分田单干这些机器全当废铁卖了,真的是这样吗?那不都成了败家子了吗?既然生产队已经实现机械化为什么农民还那么累?
今日读头条,看到了《人民公社大集体比包产单干先进吗?》。一,先说说大集体与包产单干的性质。那在集体所有基础上采用的包产单干模式,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个体经营模式:社员在管理上是自主管理,在分配上是除了上交国家和集体的之外,余下都是归社员个人直接所有。
关于农村是单干好还是集体好的问题,近来网络上讨论得很热烈。人类有史以来,除开原始人类时期以外,具体来说还应该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以前,进入父系氏族公社以后就开始慢慢地进入了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时期,即单干时期。
一个老农民亲述分田单干的利弊。现在人们对分田单干的利弊各抒己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要想把所有人的认识统一起来,非常难,而且难度可想而知。有一天我到小区健身器材处锻炼身体,碰到一个老农民,他用小推车推着小孙子晒太阳。我一边在健身器材上活动,一边跟他聊天。我问他退休了吗?
毛主席曾指出:动摇了农业集体化,就动摇了工业化的基础。所谓人民公社大集体是1958年8月开始成立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否解散了这个说法,是说法不是什么问题,解散还是没有解散还不好说,大集体时候有基层组织名称,生产队、大队、公社,就先说这三个农村农业最基层的组织吧,现在称之为:小队改为村民小组,一二三四五等小组。
有一些向往或是怀念大集体的网友,经常用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人民公社不解散,发展会比现在更好”。那时我们采取的措施很多,比如:从思想上很批私字一闪念,通过办学习班、批斗会等形式,企图把人们都变成大公无私,毫不利己的人,其结果是大多变成了口是心非的两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