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乙巳蛇年新春之际,上海图书馆播客节目《进馆说》上线了一期馆员与陈超馆长的聊天节目,内容主要围绕“大阅读”理念,讲述了上海图书馆的定位和发展,以及馆员们对于阅读的思考。本期新闻晨报《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以飨读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品芝实习生 李斯宇你是否因距离、时间等原因“疏远”了图书馆?近年来,不少图书馆提供了“图书外卖”服务,给读者邮寄线上下单的图书,让读者能更便捷地阅读到馆内藏书。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
原标题:西安图书馆。“西安市作为西部的中心城市,是西部的经济中心,更是西部的文化中心和科技中心。希望西安图书馆能够购买中文期刊数据库、硕博士论文数据库、EI数据库、SCI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方便读者查找使用论文…
近日,国家图书馆积极优化服务政策、提升服务水平,发布古籍免费资源、举办中华典籍大展、开展系列公益演出、推出特色到馆活动。01优化服务政策,提升服务水平启用南区南侧楼门自2024年9月5日起,为进一步方便广大读者,国家图书馆将启用总馆南区南楼门。
最近,朝阳区图书馆(劲松馆)启动了配套服务项目的优化提升,明年将能为读者提供简餐、茶饮和咖啡。朝阳区图书馆是本市首批文化场所餐饮配套服务试点单位,将打造融阅读、餐饮、文创、展览、活动等于一体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人民网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刘微)今年9月9日是国家图书馆建馆115周年。发布古籍免费资源、举办中华典籍大展、开展系列公益演出、推出特色到馆活动……国家图书馆推出多项惠民服务举措及活动,以此庆祝建馆115周年。自9月5日起,为进一步方便广大读者,国家图书馆将启用总馆南区南楼门。
昨天,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二楼,落地窗外绿荫遍地,阳光洒落在书架前。一些老年读者通过报刊区现场提供的平板和耳机,可在线上平台直接参与观看和聆听。年近九旬的华奶奶对记者表示:“图书馆里的听书设备为我们老人提供了便利,不仅操作简单,还小巧玲珑方便携带,特别适合我这种眼睛不太好的老人。
阅读是社会群体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关键性表征,阅读文化象征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图书馆阅读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机制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其在增强人们阅读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传播知识文化,建立融洽社会,为更多民众服务,让广大群众可以最大限度的拥有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权。
光明网讯(记者 张倩)在建馆115周年之际,国家图书馆推出增加读者中文图书外借册数、发布古籍免费资源等多项惠民服务举措,同时,通过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公益演出和纪录片展映等多种文化活动,丰富广大民众精神生活。
8月20日,市民在郑州图书馆阅读。本报记者 邓放 摄□本报记者 郭歌 见习记者 张魏遮阳帽、遮阳伞,甚至还有小马扎……8月20日上午不到9点,郑州图书馆主馆外装备齐全的读者们已排起百米长龙。夏日炎炎,图书馆成为市民充电和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极目新闻通讯员 陈越 周云近日,一位读者因不慎遗失图书而无法继续借阅。按照标准化流程,读者应以相同版本图书替换,但图书馆馆员查询后发现该书因版本老旧已无法在市面找到。为了不影响读者继续借阅,图书馆馆员主动为其办理了特殊延期还回手续,并暖心提醒:“找到书再带回来就行!
中国文化报驻四川记者 王雪娟四川成都尝试通过创新举措将优质文化资源送达基层,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从7月开始,成都图书馆开启“宠读者”模式。成都市民王女士曾面临一个家庭“书虫”的困扰:读者证借阅额度不足。
新春假期,成都各大场所阅读氛围浓厚。为了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成都图书馆、新华文轩、方所等纷纷推出多样服务和活动,丰富读者的文化生活。文化讲座、趣味游园……成都图书馆多项暖心服务伴读者2月3日,成都图书馆主题分馆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里人来人往,书香与年味相互交织。
昨日,北京城市图书馆在开馆一周年之际,正式开放其“馆中馆”北京市典籍博物馆。同时宣布上新睿寻——公共艺术品展第二季、上线裸眼3D阅读、全面升级AI数智馆员“图悦阅”、为持社保卡的读者提供无缝享受文献借阅与预约等服务……以扎实暖心的服务与读者一同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