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美整形越来越被年轻人接受。眼下正值暑期,不少医院、医美机构都迎来了大量的求美者,消费者应该如何看待医美消费,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周日下午,在上海的一家医美机构,前来咨询的求美者络绎不绝。其中还有不少高考结束后的学生。
潮新闻 执笔 李娇俨随着《黑暗荣耀》等韩剧热播,韩国大女主的清新形象在国内圈粉无数,去韩国整形的风潮似又有重起之势。实际上,作为整形产业极度发达的国家,近年来,不少外国人赴韩进行美容整形,一些人因此卷入医疗纠纷,手术失败甚至闹出人命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牙齿矫正不要错过发育期”“别让丑牙令孩子自卑”……“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暑期是儿童整牙高峰期,近期社交平台上有许多类似的广告宣传。越来越多低龄儿童进行牙齿矫正,让孩子身心健康面临多重风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参考消息网7月1日报道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近日刊发一篇文章,题为《“Z世代”整容了——他们会把整容情况全都告诉你》。作者是马德琳·阿格勒。全文摘编如下:一直以来,整过容的人在谈到这件事时往往用一种国家情报机构才有的低沉和神秘的语气。
普及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接下来走进由市卫健委联合我台共同推出的健康教育专题栏目《健康新主张》。“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代医疗美容技术越来越发达,很多人都想通过做一些医美项目让自己看起来更精致,美貌也能“更上一层楼”。
“预算2万元,开个‘妈生’双眼皮,剩下来的钱瘦脸。”这是刚刚考入大学的小周在这个暑假最“重要”的任务。爸妈同意她“变美”,前提是要去正规医院。小周坦言:“希望变美后运气、人缘都能更好。”暑假,热衷于“变美”的00后们在家人或朋友的陪伴下,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暑期来临,由于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术后恢复,不少年轻学生集中在这段时间去一些机构做整形美容项目。不同于购物消费,整形美容是一项有风险的医疗行为,市场上一些医疗机构不断的投放宣传广告,夸大手术效果,甚至促使一些学生和消费者陷入提前消费的陷阱。
近几年医疗美容行业热度不减,“容貌焦虑”等负面社会文化影响加深,医美不再只是“熟龄”人士的热门选择,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也深陷其中。根据一家医美平台《2022年医美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岁以下的消费者占比达11.12%。
18岁的准大学生小慧(化名)在开学前终于做了向往已久的双眼皮手术,“有同学高中就做了,我们都想让眼睛显得更大更圆”。小慧说,后面有机会她还想隆鼻,做某女星的同款鼻子。近年来,和小慧一样,希望通过医美手段让自己更好看、更自信的未成年人不占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