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一发整晚睡不着,太难受了,第二天也别想上班了!”40岁不到,痛风史已有15年,对无锡市民李先生来说,虽然日常已经格外注意,但还是时不时“造访”的痛风,让他苦不堪言,甚至已影响到工作。他感叹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治疗办法?
6月28日上午, “放心消费,体验无锡”活动走进了无锡易可中医医院。无锡易可中医医院是由三个上海名医谭德福、柳国斌、魏江磊自己开的医院,在这里他们共同打造“病人说好、同行说好、社会说好”的三好医疗机构,致力于推广“大医院烦不了、小医院治不了、病人受不了”的国家课题项目,拥有谭氏筋伤中心、奚氏脉管中心和魏氏脑病中心三大特色中心。
传统中医“导引”入方,成为治疗腰痛病的重要手段,并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在最新出版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中医导引学》中,易可中医“谭氏筋伤”开创的“中医筋伤科临床路径”入选其中,“谭氏筋伤中心”主任王杰应邀参与编写。
在6月23日举行的江苏省中医药学会2024年新一届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易可中医连锁“谭氏筋伤中心”主任王杰、“奚氏脉管中心”主任朱成河分别当选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第二届颈腰痛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新世纪第八届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委员,易可中医特色专科诊疗获省内同行及
持续“烧烤天”,让人倍受“折磨”,更有一个特殊群体遭遇双重“酷刑”。易可中医院连锁在省内的多个“奚氏脉管”门诊,连日来接待不少静脉曲张患者,他们普遍反映“三伏天”病情加重:除了红肿、瘙痒,还出现了剧痛,甚至溃破难以愈合。
患了帕金森这种“沉默的杀手”,只能眼睁睁看着病情不断恶化而“束手无策”?未必……记者了解到,来自易可中医院连锁的“魏氏脑病”正式推出帕金森“60人小组”计划,招募60名病史十年以内、病程处Ⅳ期之前的原发性帕金森患者,来自上海的帕金森中西医专家联手管控,助力“更有质量”的生活。
“多配制一份药包,就多一分保障,易可‘清瘟5宝’早一秒送到市民手中,与病毒的赛跑就抢先了一秒。”近日,无锡易可中医全体职工开启了“加班模式”,医院的后勤人员、行政人员,甚至一线的医护人员在完成正常的接诊、治疗后,加班加点赶制“清瘟药包”。
口干,眼干,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若是长期如此,就要当心了!无锡首个“干燥综合征”门诊——易可中医院“干燥综合征专病门诊”专家提醒,干燥综合征发展到后期会影响肺部,导致呼吸困难、肾衰竭,建议务必早治疗。
冬令进补。在江浙一带,吃膏方的悠久历史。入冬后开膏方也成了热潮,其中不乏市民带着自己的名贵药材定制膏方。医生提醒:药材不在于贵贱,关键要适合自己体质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已经举行了9届膏方节的无锡易可中医院每逢初冬开始,都会有不少患者前来咨询。
前两天,一对四川兄弟驱车1800多公里,带老父亲到无锡治“烂腿”的新闻引发网友热议。当事人老杨和小杨为何如此兴师动众跑这么远呢?原来,年前小杨在无锡易可中医“奚氏脉管”治好腿,年后老杨“烂腿”,在当地一直不愈合,这才毅然决定远赴“千里之外”求医。
4月8日,无锡市中医药管理局、梁溪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无锡易可中医医院主办的纪念奚九一百年诞辰暨《糖尿病足病中医病证结合诊疗指南》基层推广培训班活动启动,以此纪念无锡籍贯海派名医、“中国脉管病泰斗”奚九一诞辰100周年。
11月3日到4日,无锡市2023年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治进展学习班、无锡市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外周血管疾病腔内治疗学习班暨2023年年会召开,“奚氏清法”第三代传人、无锡易可中医医院“奚氏脉管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朱成河提出,对于难愈性下肢静脉性溃疡(下肢慢性静脉性溃疡),医生必须“上
10月10日,由香港柏金逊症会主办的“黄俊健纪念基金全国柏友歌唱比赛2023无锡站”(帕金森病在香港名为“柏金逊症”)活动举行,通过前期选拔的十强选手在当天最终PK。此次比赛吸引了全国各地(含香港)的150多名帕金森老患者参与。
6月20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创新教材——《中医导引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无锡易可中医院筋伤科临床路径入选其中。据悉,该书籍主要供国内高校康复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中医养生学等专业授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