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图中这首词,就让人想到一位苏区红军高级将领李才莲的遗孀——池煜华的故事。她守望了他七十余载春夏秋冬,从青丝到白发,从少女到老妪,杉木门坎从厚实到凹陷,倚靠在门前的她也从未改变。可惜直到她闭眼的那一刻,也没等到良人归来。那一年,她10岁,他7岁。
''战争时期,消息很不确定。如果哪一天,有人说我牺牲了,你千万不要相信!记住,等着我。革命成功了,我一定会回家,回来接你。”(李才莲离别前告诉妻子要等自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样的爱情是美好的,可是战乱年代,要和心爱的人相守到老却是一种奢望。
红军长征前夕,中央苏区有一些红军干部、党政领导人的妻子,因为种种原因,忍痛与丈夫分离。在苏区中央局秘书处担任收发员的郭香玉,与时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秘书长的谢觉哉,于1934年7月中旬在瑞金沙洲坝结婚。
新婚仅三天,他就离开了妻子,参军打仗,一句承诺,她就苦等70年,晚年才得知自己的丈夫早已牺牲。这是池煜华老人九十多岁时接受的一个拍摄,当时她用一双见风见光便流泪的浑浊、昏暗的眼睛看着镜头,这一刻,这双眼睛闪烁着光芒,仿佛是见到了虚妄时空中那个惦念一生的人。
在抗战时期,很多夫妻都是匆匆见过面后就分开了,因为前方战事吃紧,这都是不可避免的。张行忠在1931年受伤住院,他在这里遇到了一个小护士,护士对他很关照,甚至还拿白糖给自己吃,这让张行忠警铃大响,现在是特殊时期,他决不能犯错。
1935年,江西兴国县一个普通农家小院里,年轻的池煜华正焦急地望着远方。她的丈夫,红军将领李才莲已经许久没有音讯。池煜华不知道的是,这一等,将是漫长的70年。而更让人唏嘘的是,她苦苦等待的丈夫,早已在战场上英勇牺牲。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曲折动人的故事?咱们先说说这位池煜华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