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建新 王延辉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齐亚琼电影《西虹市首富》里有句台词:“集中火力干事业”。这也是9月28日在郑州开幕的2024中国算力大会上,各大科研机构院士专家、基础电信企业、算力企业、芯片企业等各方代表的心声。
央广网北京9月28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当前,我国算力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小到轻点手机屏幕网络购物,大到飞机工厂智能制造,背后都有算力支撑。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发展情况如何?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崛起与应用日益广泛的当下,算力需求该如何满足?前段时间于河南郑州举办的2024中国算力大会上,与会院士、专家表示,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正在逐步形成技术先进、模式创新、服务优质、生态完善的总体布局,成为支撑数字中国建设的“高速路”。
央广网北京9月29日消息(记者 黄昂瑾)在2024中国算力大会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发表题为《确定性网络助力中国算力网高质量发展》主旨演讲。他指出,不论是通算、智算,还是超算,要实现高效率连接,就需要网络。现在的互联网实现不了这样的目标,需要确定性网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骆轶琪 郑州报道作为AI大生态的一部分,随着大模型快速发展,“运力”的核心部分网络传输的技术升级诉求也日益迫切起来。在9月28日举行的2024中国算力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在发言时指出,确定性网络是中国算力网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
央广网北京10月18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去年10月,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一年来,我国算力建设有什么新成绩,发展高质量算力还要重点解决哪些问题?
中新社韶关5月29日电 (王坚 王子杰)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29日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暨首届中国算力网大会(下称“算力网大会”)上透露,中国拟构建超大规模国产化算力底座,打造国产化AI通用大模型,实现“算力-数据-算法”全链条的自主可控、安全可信
近日,重庆—宜昌—武汉时延低于3毫秒的高带宽直连链路正式开通,重庆到宜昌到武汉数百公里的物理距离,低于3毫秒的延时,意味着数据传输已经达到同城标准,直连链路的建成,则极大地提升了数据传输的速率与可靠性,宜昌在融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布局中又落下超前一子。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元媛、通讯员熊向华)8月20日,“重庆—宜昌—武汉时延低于3毫秒的高带宽直连链路”开通。这条“信息高速公路”将为远程医疗、无人驾驶等提供实时、高速、低时延的数据传输。“数字化时代,数据成为产业资料,算力即数字计算能力成为新型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