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2号”科考船 福建海洋研究所 供图东南网5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通讯员 高凌)日前,福建海洋研究所“延平2号”科考船及全体科考人员顺利完成今年首航安全返回母港厦门。本航次历时32天,总航程3200海里,作业区域覆盖珠江口及长江口海域。
闽江“黄金航道”货运再添新班轮!记者11日从福州海事局获悉,4月10日9时40分,载有24个标准集装箱石英砂(酸洗砂)的“闽江2号”轮船,顺利抵达青洲码头5号泊位,标志着“闽江口内港区—南平”航线新增班轮首航成功。“闽江2号”长75米、宽10.6米、型深3.1米,设计满载吃水2.
4月10日0940时,装有24个标准集装箱石英砂(酸洗砂)的“闽江2号”轮顺利抵达青洲码头5号泊位,宣告“闽江口内港区—南平”新增班轮始发成功。据悉,“闽江2号”轮总吨954,参考载重量1164吨,船长75米,船宽10.6米,型深3.1米,设计满载吃水2.
8月10日,由南平武夷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子公司——南平武夷交通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出资成立的南平闽江航运发展有限公司的内河集散两用增程式电动货船“武夷2号”在福宁重工下水,这也是全省第一艘电动推进船,为落实“电动福建、绿色闽江”迈出了有力的一步。
连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以深化拓展“三争”行动为抓手,统筹发展和安全,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受到汛期影响,同时也为了保证水路运输的安全,南平港从6月6日起暂停航运作业。6月24日,在满足安全生产的条件下,南平港开始恢复运输。
12月18日,在福建南平港的延平新城港区,集装箱被依次吊装到“武夷2号”新能源船舶上,随后货船鸣笛离港,驶往福州。据介绍,船上装载的是南平地区的竹制品、石英砂等货物,抵达福州青州码头后,将通过内外贸航线运往东南亚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