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但反过来想一想难道每个士兵最终都能成为将军吗?,这句话放在古代,用来形容那些运筹帷幄的谋士们,似乎也同样适用,他们才华横溢,却往往隐身于君主身后难道他们真的甘心一辈子做一个“军师”的角色吗?
曹操入兖州不久,兖州刺史刘贷身亡,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岱既死,陈宫谓太祖曰:“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当时,兖州有张邈,有鲍信,有陈宫,有万潜。
主要谋士也不是就一个人,大多数都是一群人,要是没领导在没准底下人都得先打一架。而且这帮人很多也是当地的豪门,立场未必和领导一致,出个于自己有利于主公有害的点子把主公坑死了大不了换个领导呗,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主公还不遍地都是。
一提起谋士,我们脑海中立马就会涌现出一系列鼎鼎大名的人物,例如姜尚、管仲、范蠡、张仪、苏秦、张良、诸葛亮、徐茂公、刘伯温等等,在文艺作品的渲染下,他们成为了无所不能的代名词,是历史的操控者,拥有改变时局、左右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