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百姓喜欢用中药调节和养生,认为服中药没有副作用,但是是药三分毒,长期大量使用会引起机体损害,最常见的是对肾的损伤,如果不重视,就可能会导致肾功能受损,严重的可导致肾衰竭,因此及早发现可避免危害发生。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文案丨谭医生健康科普编辑丨谭医生健康科普血肌酐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当它升高时,往往意味着肾脏已经受到了损伤。
2021年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上一项我国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2014年-2018年参与调查的1.7亿次门诊中,共有1900万次开具了抗生素,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4类抗生素依次是三代头孢、二代头孢、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
常言道:“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很多人都喜欢用黄芪煮水或泡水喝,以求补气强身。但也有人说“是药三分毒”,常喝中药,不仅不能调理身体,反而会损伤肝肾。那黄芪究竟会不会伤肾,中药能不能常服久服,真正有毒的中药又是哪些呢?今天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今天我们聊聊那些伤肾的药物,其实,大多数药物都是通过肝肾代谢,所以多多少少对肾脏有些影响,而应引起我们重视的临床上最常见损伤肾脏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1、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这类药物损伤肾脏最常见,如吲哚美辛制剂布洛芬、塞来昔布、去痛片、对乙酰氨基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