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芒果台“乘风破浪的姐姐”开播,卷起了一阵风浪,除了姐姐们自带话题,“仅代表杜华女士个人女团标准”更成焦点。你不是Adele,你也不是Aretha Franklin,你也不是Alicia’s key!
由乐华娱乐出品,乐影华亿传媒联合制作的职场类真人秀《年轻的战场》即将于10月16日起播出。这档以乐华娱乐为蓝本打造的职场综艺,记录了杜华和她的员工伙伴、艺人伙伴的日常工作状态和公司运营生态,在开播前已经引起行业和网友的关注,多个内容话题登上热搜榜。
曾经我们有过《红色娘子军》、《武则天》、《大明宫词》,也有过《舞台姐妹》、《人到中年》、《秋菊打官司》,一度累积了很多层次的女性形象,但是这些年,在所谓的影视热潮中,女性题材、女性的美不但没有拓宽,反而越来越单一,一茬一茬的年轻女孩,越来越瘦的身材,越来越小的精致脸庞,非常青春,又非常短暂。
随着THE9演唱会落幕,内娱所有限定团正式毕业;当杜华让乐华旗下NAME女团在新团综中以“养猪”作为PK技能以决定成员们的去留时,“内娱偶像”这个群体,久违地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对象。自2021年“倒奶事件”后,内娱的唱跳偶像养成类节目已消失了两年有余。
其中大部分甜蜜度,由“甜心教主”王心凌的一首《爱你》引发,不少80后、90后在屏幕那头,借由熟悉的旋律想起了青春期的五味杂陈。起初,人们理解这场意外狂欢的切入口是怀旧式的文艺复兴,以及“40岁为什么不可以甜”的女性独立主张。
《乘风破浪的姐姐》录制到第三季,第一季播出以来对其女性议题的设置就有诸多讨论,如果说第一季还带有一丝创新和价值诉求的话,第二季“游戏议程由第一季的个人挑战升级成了传统两队对抗的形式,男性市场以‘缺席的在场者’身份无形中规训着节目生产营销的各个环节,节目组最初构建的女性主体范式转变为追求高流量、高话题度的工业化选秀模式,姐姐们摆脱‘他者’诉求的理想模型也在市场规训下陷入自我‘失语’的闭塞”。第三季则直接将名字中的姐姐去掉,《乘风破浪》成了单纯的对抗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