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很多野生鸟类出现在人们视线里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11月4日,鲁甸县公安局森警大队民警在办公楼的的过道上,发现了一只幼小的野生小鸟。小鸟名为高山金翅雀,头具有明显斑纹,幼鸟色淡,纵纹较多,但下体及劲侧多黄色,是我国野生保护鸟类。
中新网北京8月29日电 综合消息:据英国《卫报》28日报道,近日,在欧洲中部灭绝了300年的隐鹮(northern bald ibis)正跟随一架超轻型飞机,沿着它们早已遗忘的迁徙路线从奥地利飞往西班牙。
日前,在沧州南大港湿地,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缓缓走出“救助箱”,走向芦苇深处,拍打了一下翅膀,向空中飞去,在场的护鸟志愿者发出阵阵欢呼声。当日,沧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在南大港湿地集中放飞了5只康复的候鸟回归自然,除东方白鹳外,还有2只红隼、1只纵纹腹小鸮和1只夜鹭。
今天正值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北京猛禽救助中心(Beijing Raptor Rescue Center,简称:BRRC)在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放飞8只红隼,BRRC特邀10余位猛禽救助人共同见证红隼回归野外。红隼属于体型稍小的猛禽,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大自然才是你们真正的家!”11月18日,一场集中放归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某放归点举行。前期陆续获救的100余只国家、省级野生保护鸟类振翅翱翔,重新回归大自然怀抱。放归前获救鸟得到长期照料放归前,公安城阳分局森林警察大队民警仔细检查了待放飞鸟儿的健康情况。
11月17日,西畴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联合相关部门将涉案扣押的18只画眉鸟放归大自然,让小鸟们重获自由回归家园。在放飞现场,工作人员一打开鸟笼,鸟儿们就迫不及待地钻出来,欢快地扇动翅膀,有的直接飞回山林,有的栖息在树枝上,用婉转的叫声感谢民警的救助!
近日,世界极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胸鹀,“组团”现身北京大兴,数量超过26只。这是一只身长只有十几厘米的小鸟,如果不是胸部的一簇亮黄色羽毛,它和普通的麻雀似乎没什么区别,而正因为有这簇黄毛,它才被称为黄胸鹀。
今年3月3日是第12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当天上午,江城普降甘霖,由芜湖市南陵县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承办的安徽省2025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在南陵举行。放归环节中,3只白鹇与1只松雀鹰沐浴着春雨,兴奋地飞向广阔的自然。这3只白鹇出生至今一直由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照料。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