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6月6日电(记者王瑞平)将遗体捐献给需要的人,是李孝红临终的遗愿,也是生命最后的献礼。5月21日,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区的六盘水市,雨水淅沥,乌云漫漫。53岁的李孝红因胃癌永远告别了这个她依依不舍的世界,离开爱她的丈夫、还疼不够的女儿。但死亡不是李孝红人生的终点。
妈妈弥留之际,周周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外的事。她买来画笔,在妈妈身上画下许多图案,有小狗、鲜花、别墅、元宝、面包,还有她自己。“遗体拉走后,我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传统的纸钱、纸扎房,我也无处可烧,所以用画笔给她画上房子、元宝、小天使和小狗狗,希望妈妈想要的,都会永远陪着她。
“妈妈,你觉得挪威什么最好?”“森林最好。”“那咱们把她搬回家吧!”“好啊!”在结束这段对话后的10年里,妈妈用手植的漫山遍野的黄连树,兑现了对女儿的承诺。从女儿手中接过绿色的种子2020年12月24日清晨,舒平照例迎着第一缕晨光醒来,窗外是阵阵鸡鸣。
近日,一封文言《劝儿》家书火了。这封家书是一名徐州妈妈所写,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孩子的无限期望。前几日,这名母亲突然离世,孩子的班主任晒出这封家书,鼓励孩子要好好奋斗。“孩子现在非常努力,他说会尽最大努力,不辜负母亲的期望。
极目新闻记者 高伟通讯员 董玉清“我来帮助母亲交党费。”10月23日,抗战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董淑珍的长子宫建国,专程来到荆门市委老干部局,受母亲生前嘱托向第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负责人交纳2024年的党费200元。
CCTV主持人、作家、中国视协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主任敬一丹老师近日在“北京大学清明论坛‘死亡与美’” 上作了“亲情陪伴中的爱与美”的主题演讲,引发我们对于死亡的思索。其实人从小就有死亡恐惧,但是我们很小的时候就会去烈士陵园纪念而没有恐惧,为什么?
于娟一个人的人生,会有怎样的辉煌?年仅33岁,就已经是复旦大学的女博士。一个人的人生,能达到怎样的痛苦?33岁,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噩耗,终日生活在病痛中,度日如年。这并不是人们捏造的虚假人生,而是于娟的亲身经历。天之娇女,一朝梦碎出生于1978年的于娟,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来源:人民网 “我多么想回到学校、回到讲台……”广东佛山顺德区红旗中学47岁教师区敏玲一个多月前因病离世她在弥留之际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以另一种方式“回到”她热爱的校园……近日,在红旗中学36周年校庆上区敏玲在生命最后时刻嘱托家人向学校捐出的10万元被正式设立为红旗中学区敏玲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杨军 通讯员 龚剑雄 廖小凤 安化县33岁幼师罗飞因病离世,弥留之际嘱托家人捐献自己的眼角膜。近日,一名饱受眼角膜白斑之苦的眼病患者,接受了罗飞眼角膜移植,重见光明。1月21日,安化县教育局负责人来到罗飞家中,对其家人进行慰问。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军 通讯员 龚剑雄 廖小凤安化县33岁幼师罗飞因病离世,弥留之际嘱托家人捐献自己的眼角膜。近日,一名饱受眼角膜白斑之苦的眼病患者,接受了罗飞眼角膜移植,重见光明。1月21日,安化县教育局负责人来到罗飞家中,对其家人进行慰问。
本文原创作者:以情动人真好她不只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名人,更是名扬世界的才女与女强人!不只是因她会31个国家的语言、只身一人去美国教人舞蹈与武功。更在于她为何多次在节目中说:“我曾在美国一人身挎真枪,在关键时刻有权力开枪”?
【来源:徐州市民政局_媒体关注】周长芝和养老院里的老人与青年路小学师生们合影。 本人 供图本报记者 段小凡“您最近过得怎么样啊?饭菜还合胃口吗……”一大早,周长芝的身影就出现在老人们的房间,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各种需求。
9月9日晚,雨幕下的顺德演艺中心,灯光璀璨,人声鼎沸。一河对岸,顺德地标建筑的大屏幕亮起“教师,您辛苦了”的问候。校长、老师、学生、家长、企业代表、政府部门负责人等上千人,满怀期待走进大剧院。顺德区庆祝2023年教师节暨第30届教育基金会奖教奖学晚会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