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泉灵一脸庄重地介绍这位“民国船王”在抗战时的功绩:是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了被誉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的宜昌大撤退,在短短40天内,将堆积在宜昌的150余万人、9万余吨物资抢运入川,这些人员与物资,成为了抗战时期中国的大后方、支持长期抗战的重要经济力量。
抗战时期,我国涌现出很多爱国商人,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出钱出力,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一心救国救民。比如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民生实业公司的创始人卢作孚先生,他白手起家,凭一己之力,创建国家第一家内河航运公司。
电影敦刻尔克的上映,让那场发生在欧洲战场上的大撤退被世人知晓了解,这次行动被西方世界称为奇迹,因为它救援了33万英法联军的士兵。但是早在两年前,1938年中国战场上,进行了一次规模更大,救援人数更多,持续时间更久的大撤退,这就是宜昌大撤退。
1938年,武汉沦陷,日军沿着长江向西南大规模进攻,防御的129个师、110万国军被打得七零八落,至此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最后一线希望,却是滞留在宜昌城内的9万吨重要战略器材,如果不是民生轮船公司的卢作孚科学部署,舍命运送,导演了中国版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历史或将被改写。
每次回到上海,“旅美华人船王“赵锡成都要专程去上海海事大学看一看,这次也不例外。近日,已经97岁高龄的赵锡成和他的长女赵小兰回到中国,先后到访了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还回到妻子赵朱木兰的家乡安徽滁州来安县“省亲”。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赵锡成及其家族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