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是德型文化,以尊德性著称,道德的提倡和践履贯穿于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秉承以德为本的治国理念,主张为政以德,加强道德修养,采用正己正人、推己及人的办法来从根本上达到执政为民、完善吏治的目的。
在争执中,一个七岁小男孩对孔子说:你回答我两个问题就让路。小男孩提的第一个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后人对这个故事的解读一般认为,即便是圣人也有不知道的事物,也表明孔子谦虚的状态,显示出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胸怀。我们一般认为,这就是谦虚。但在美国心理学家卢维斯看来,他认为,“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