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曾刚,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容玲,江苏常熟农商银行研究室主任)随着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商业银行体系在业务结构与风险管理方面面临多重转型压力。
(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子荣)《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综合采取补充资本金、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方式分类化解风险”。
本报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与过去两年相比,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化解工作作出了更加细致和清晰的安排,即“一体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综合采取补充资本金、兼并重组、市场退出等方式分类化解风险”。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梳理统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监总局”)2023年12月-2024年2月有关银行变更注册资本公告发现,84家银行申请增加注册资本并获批。城商行、农商行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是其中的主力,主要方式有原有股东追加投资、定向募股和利润转增等。
来源:经济日报今年以来,我国中小银行改革提速,省联社改革“一省一策”显成效,不少村镇银行改成支行。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就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化险工作提出,要采取实事求是、稳步推进的原则,不搞“一刀切”。我国中小银行体量庞大,70%以上的法人机构在县域。
酝酿8年之久的第三轮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级联社”)改革,正被按下加速键。2024年5月8日,海南农商银行挂牌开业,成为我国首家按照全省统一法人模式改革成立的地方法人银行。海南省由此成为2024年省级联社改革落地的第三个省份。
来源:经济日报数字化是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效能的重要抓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当前,中小银行业正稳步推进数字金融转型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程维妙 北京报道作为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重点之一,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加速进行中。今年以来,已被吸收合并或将被重组的村镇银行超过20家,“村改支”“村改分”案例频现。这是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一个拐点,也折射出农村金融思路之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10月14日,金融监管总局农村中小银行监管司(即“农银司”)新任司长李明肖公开撰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农村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首度详细阐述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创农村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主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