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宋晖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作者:钱乘旦(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教授)现代化是一次深刻的文明改造,是文明形成后最伟大的变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过程中变得更加壮大,通过吸取外来文明精华,使古老文明更丰富、更有活力。现代化过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文明大融合,它比前几次融合规模更庞大、内容更深刻。
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挪威、比利时、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韩国等国的60余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参会,重点围绕互联网文明传承与发展、网络文化多样性与文明互鉴、互联网舆论新生态和数字文化内容产品供给等主题展开交流,并就网络安全战略、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数字经济、技术与文化、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等议题进行研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的基本规律,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重要论断,倡导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其中包括“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世界是一座美丽的花园,这座花园不是单一文明的一枝独秀,而是多元文明的百花齐放。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十年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中国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共建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4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外方嘉宾时的讲话中强调:“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通过真诚沟通,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世界朝着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