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森林是一个热带的奇迹,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原始最大最好的热带雨林。远离都市的尘嚣和人类工业、商业的文明使得亚马逊热带丛林成为一座返璞归真的孤岛绿洲,它覆盖了南美洲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占去了巴西的大片土地和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委内瑞拉、秘鲁和圭亚那的部分领土,被称为“地球之肺”和“绿色心脏”。
版面手绘/陈海冰■ 海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陈婧编者按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也可以延展为:有生命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各类动植物既默契合作又残酷竞争,交织成一个变幻莫测的隐秘之境。从微观角度视之,雨林也是一个写意江湖。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深处,有一种奇怪的生物令人惊叹不已——它们长着一对闪烁着绿色光芒的眼睛,像是在树干上生长一般,这种生物被称为“树眼兽”。据当地传说,树眼兽是亚马逊雨林中的守护神,它们的眼睛可以看穿森林深处的一切,保护森林和生物免受外来威胁。
近年来,海南物种“户口本”不断增员,中华睑虎、尖峰水玉杯、霸王岭天麻……越来越多的新朋友加入海南热带雨林生活圈。6月22日是世界雨林日,一起来看看海南这些“神奇新物种”。新物种不断地被发现,是海南保护自然环境的成果体现,也是海南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有力见证。
过去3年至少发现28个新物种。从尖峰水玉杯到海南小姬蛙,再到不久前刚刚“官宣”的8个大型真菌新物种,短短3年多时间,这片约占海南岛1/8陆域面积的茂密雨林至少已发现28个新成员,包括9个植物新种、6个动物新种和13个大型真菌新种。
海南热带雨林是我国分布最集中、类型最多样、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是世界热带雨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拥有众多海南特有的动植物种类,是全球重要的种质资源基因库。如果雨林动物会“说话”,他们会说什么?会如何介绍自己?
南海网2月17日消息(记者 刘孙谋)近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尖峰岭片区,一只正趴在枯树枝上觅食、长得像老鼠的小动物,不停地在树枝上来回腾跳寻找食物,看它咀嚼食物的样子十分可爱。这只小动物就是树鼩。树鼩。刘孙谋 摄树鼩长得很像老鼠,但它们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德古生物学者在约1500万年前的福建漳浦琥珀中发现一朵绽放的银缕梅花朵。这是迄今发现的首例银缕梅花朵化石。与它的现生“后代”不同,这种新发现的远古银缕梅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现代银缕梅图片。
6月14日,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昆仲在喙果黑面神的枝条上爬行。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6月22日是世界雨林日。海南热带雨林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记者走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拍摄到多种多样的小动物,探索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之美。
6月22日是“世界雨林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充满着生命的律动,无数精灵栖息在这片家园。让我们一起走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认识这些雨林精灵的专属“名片”。▶▶▶自然界的“隐身高手”:叶脩叶脩的形态就像一张破碎的叶子。
朱边勇杨国平科技日报记者赵汉斌双角犀鸟叼来松鼠喂食幼鸟。孙晓宏摄每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犀鸟是热带雨林的旗舰物种,众所周知,我国总共有5种犀鸟,它们分别是双角犀鸟、花冠皱盔犀鸟、冠斑犀鸟、棕颈犀鸟和白喉犀鸟。冠斑犀鸟叼来爬行动物喂食幼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