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将近,为确保社区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规范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营造安全的电动自行车使用环境,近日,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潼泾二社区联合街道应急局、消防安全机制办、第四网格联动工作站,对辖区内潼泾新村、名仕花园小区的电动车充电桩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电瓶车有地方充电,消除了充电安全隐患,大家住得也更舒心了……"11月1日,浙江省常山县天马街道定阳社区桑园双号小区业委会主任李培根,看到小区各居民楼前一排排新安装的充电桩,开心地说道。据了解,桑园双号为安置小区,由10幢高层建筑组成,于2021年9月交付使用,业主达1168户。
近日,#男子手机没电扫电动车充电桩充电#的话题突然火了,为验证其操作性,长江日报记者进行实测后发现,用此种方式充电费用确实低,近1个小时仅花费0.27元,比市面上的共享充电宝便宜不少。记者实测用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充手机。
纵览新闻记者 宋瑶 李健敏近期,纵览新闻持续报道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及热议,不少网民在阳光理政平台“聊聊充电这‘桩’事,为你心爱的小电车支个招”意见与建议征集留言专区提建议、谈看法、说问题。
前阶段,本市针对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楼道乱停放等问题开展了多次综合整治,重点清查火灾隐患,一些违规行为被及时纠正,原本需要充电的电动自行车被疏导到指定点位集中充电,在外滩街道“一街一路”区域内的北京东路上,一批电瓶车智能充电桩应运而生,大大方便了南京东路和外滩周边居民的充电需
电瓶车作为代步工具之一,几乎成为家家户户的“标配”。电瓶车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住宅小区充电需求的持续增加、存在消防隐患多等问题,由电瓶车引发的火灾事件占据各类安全事故的比例持续升高,成为社区治理亟待解决的难题。
电动车,无线充电来了!今天(4月26日),苏州市首个电动自行车无线感应充电站位正式建成,处于试用阶段。该充电站,位于姑苏区人民路接驾桥公交站台附近,骑电动车的市民只需将车辆的脚撑与地面的发射端接触,即可进行无线充电,既安全又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