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意大利人萨拉:从“中国迷”到“中意你”中新社昆明2月3日电 题:意大利人萨拉:从“中国迷”到“中意你”作者 罗婕在中国生活了13年的萨拉(Zago Sara),近日回到家乡意大利戈里齐亚与家人团聚。
日前,莎拉接连给中国送出了两份“新年祝礼”。不久前,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举办新春招待会,莎拉通过视频致辞,释放了两个重量级信号:首先,她称2025年是中菲两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呼吁双方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菲律宾作为一个岛国,和我国南海接壤,而海南问题一直是我国和菲律宾之间最大的矛盾,这也让美国得到了机会,在南海问题上,一直挑拨菲律宾和我国对抗,而在历史中,菲律宾历任总统也都是亲美反中的态度,可这一切却在罗德里戈·杜特尔特上任后戛然而止。
莎拉和卡勒姆在长城上自拍。“我们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呆了一段时间,感受到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影响,所以就想来中国看看。”在YouTube上发布各地旅游视频的英国夫妇莎拉和卡勒姆非常喜欢中国的古建筑,他们在马来西亚旅行时看到了中国的寺庙,对中国古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中新社卡尔加里4月21日电 题:加拿大“石油城”的国际中文日:“学中文,有用”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11年前,南非小伙加雷斯(Gareth Matthews)怀着对遥远国度的好奇去到中国,凭借语言天赋,自学一口流利中文,并有了一个中文名“古风”。
“转机航班、行李服务、欢迎来到利雅得……”甫一抵达沙特首都利雅得,随处可见的中文标识令人印象深刻。当旅客需要中文服务,毕业于沙特国王大学中文系的萨拉或另一名同事会适时出现。在沙特利雅得机场里,中文成为“驻场语言”,随处可见清晰的中文标识。
新华社重庆3月8日电(记者吴燕霞 刘潺)笔挺的白衬衫、袖口四条杠的西装,一脸灿烂笑容的萨拉身着机长制服,英姿飒爽。2012年,美国姑娘萨拉从美国来到中国,成为华夏航空引进的第一位女性外籍机长。如今,45岁的萨拉已经在重庆生活了6年。
中新社伦敦5月22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提早开展中文学习有助于少儿在智力发展的同时自然习得中国语言文化,提高学习技能和情商,自如应对多文化环境。”伦敦“小马熊猫”中英双语幼儿园联合创始人许智日前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