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显西行:法显,后秦、东晋的高僧,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法显20岁时受大戒,在研习佛教经典时,发现佛教虽然传入中原已三百多年,不断与汉文化融合发展,可既有的佛教典籍常以律居多,戒则很少,使得众信徒无法可依。
近日,荆州市法显纪念馆揭牌仪式举行,荆州市法显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召开,共同弘扬“坚韧不拔、包容开放、不惧牺牲”的法显文化精神。当天上午,在纪南文旅区皇甲古刹,“荆州市法显纪念馆”和“荆州市法显文化国际交流中心”揭牌。
本文系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杨剑霄4月28日在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讲谈会上所做的演讲。杨剑霄从全局勾勒中古僧众的文化生活绝非易事。文化生活其实非常庞杂,天文、地理、文学、历史、艺术等,如果仅分割开来论述,将无法形成一种固定的写书模式。
在中国漫长的国境线内,只有92.45公里的瓦罕走廊似乎不值一提,很难引起我们的注意。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陆地边界线全长约2.28万公里,有着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朝鲜、蒙古、越南等14个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