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特刊。《“娜拉”在中国》,许慧琦著,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24年7月。许慧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研究专长为近代跨国史、近代美国史、近代中外社会文化史、妇女史、性别与性欲史、民国史。
正式吵架反而很少用这个词,因为正式吵架一般就问候别人家人了,“儒拉子”这个词力度就显得有点不够了!众所周知,济宁市孔孟之乡有很多大儒,也最是知礼节,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当斯文儒雅超过了这个度,就会让人觉得过分了。
一个“无人知晓”的诺奖作家。发于2021.10.18总第1016期《中国新闻周刊》作为客居英伦的移民作家,古尔纳在英国的名气远远不及“移民三杰”石黑一雄、奈保尔和拉什迪,英国之外的地方更是鲜有人知,美国专门追踪实体书和电子书销售数据的NPD Bookscan数据显示,其作品《抛弃》自2005年在美出版以来,在向该服务报告的销售点只卖出了不到2000本,甚至公布结果当天,诺奖官方发起的投票尴尬地显示,超过九成读者都没读过他的文字。
虽然这可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但毫无疑问,设拉子葡萄已经在澳大利亚获得了狂热的地位。葡萄酒历史爱好者可能有兴趣知道,这两个名字如此相似的原因是因为,19世纪80年代,当一位法国育种家把一种抗霉葡萄品种送到美国时,加州的种植者不知何故认为这是一种西拉葡萄品种。
Liyong, Taban lo. “V.S. Naipaul, Chinua Achebe, Nobel Literature Prizes and African Writers as Cats, Dogs and Chameleons.” The Journal of Commonwealth Literature 38, no. 1 : 1–3. 见原文链接。
答: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都是圆形人物,他们的性格随着故事情节展开都在变化发展。玛丝洛娃从最初的清纯女子,沦落风尘后变得麻木、粗鄙,多次与聂赫留朵夫见面后,精神渐渐复苏,再现了下层人民的纯洁、自尊与善良,玛丝洛娃的性格变化足见她是圆形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