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摄影报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民间的这句俗语说的就是锔瓷这门古老的手艺,过去的人勤俭持家,瓷器打碎了请锔匠修复一下也能继续用。锔瓷、包口、镶嵌……61岁的王培波小时候跟着姥爷和舅舅修补锅碗瓢盆,耳濡目染地学会了锔瓷技艺。
10月20日讯(导报记者 张顺和 文/图)海底沉睡了百年的明清碎瓷片,被岁月磨砺得千疮百孔的残缺木头,都是平凡得几乎无人问津之物。一位在翔安小渔村过了18年半隐居生活的厦门艺术家,用想象和油画技巧将它们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幅幅奇妙的创意作品。
叶国珍,1951年生,莆田市涵江区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南宋官窑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传承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人称“中国碎瓷王”。
来源:【海报新闻】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悦豪 邢德蕊 济宁报道“锔盆、锔碗、锯大缸……”曾几何时,锔瓷手艺人挑着箱式小柜一边吆喝,一边走遍大街小巷,将沿途人家中破碎的碗碟修复如初,对于老一辈人来说,“锔瓷”有着特殊的回忆。
来源:环球网 “千年瓷都”景德镇,拥有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以及600多年的御窑史。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陶阳里”)是景德镇的瓷业中心,涵盖了景德镇最丰富、完整的陶瓷文化历史。
“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宋真宗用年号命名的景德镇,是一座因瓷而生的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它有着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和100多年的现代陶瓷史。瓷,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标志。
龙美术馆馆长王薇担任策展人,精选艺术家20余件雕塑、装置作品,包含稍早的《平衡的寓言》系列、动态装置《破碎中重生》,持续创作的《玄》系列、《屴》系列,以及最新创作的《嵩高》《未来主义》和《混沌》系列等。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社杭州10月7日电(王潇婧)釉色粉青莹润,冰裂纹片无一雷同,集绘画、瓷艺、雕刻于一身,呈现胎釉特色的艺术内涵,寓意对杭州亚运会的美好祝愿……在亚运村技术官员村的文化小屋内,一面青瓷作品墙静谧又吸睛,27件亚运精神和传统瓷艺相得益彰的作品,仿佛在诉说穿越古今的悠
中新社杭州10月7日电 (王潇婧)釉色粉青莹润,冰裂纹片无一雷同,集绘画、瓷艺、雕刻于一身,呈现胎釉特色的艺术内涵,寓意对杭州亚运会的美好祝愿……在亚运村技术官员村的文化小屋内,一面青瓷作品墙静谧又吸睛,27件亚运精神和传统瓷艺相得益彰的作品,仿佛在诉说穿越古今的悠悠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