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卫东的小姑,从小就命运多舛。早年丧失双亲,是程卫东的父母将她拉扯大。可以说,在程家,小姑的地位非常特殊,她不仅仅是亲戚,更像是家人。谁料,命运再一次捉弄了她。一场不幸的婚姻,让她嫁给了一个游手好闲的二流子,婚后生活可想而知,充满了辛酸和泪水。
她是一个“瘫痪”20年的懒惰女孩,20年来从没下过床,吃喝拉撒全靠姐姐细心照顾,就连梳头、翻身这种小事也要靠家人帮助才能完成。在河北阜城,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中,村中一座简易的小房子里,时不时传来阵阵哭声。循声而至,一个老妇人躺在床上奄奄一息。
红网时刻新闻2月20日讯(通讯员 左振华)照顾瘫痪在床的残疾人,一天两天极为寻常,一年两年也能坚持,但持之以恒几十年却极为少见。在攸县酒埠江镇联塘村,一说起齐爱珠、尹志文两位嫂子无私照顾瘫痪小姑子贺文娥30多年的事情,村民们不由地都会为她们竖起大拇指。
最泰安讯 1月16日,一场降雪飘落,位于大汶河之滨的宁阳县蒋集镇郑龙村满目“银装”。在村民田二妮家中,嫂子黄昌华细致地为身体瘫痪的小姑子田二妮梳妆,这样的坚持,已经持续了28年。28年的坚守殊为不易,既是亲情使然,更是品性的见证。
陆佩梅将小姑子扶在怀里陆佩梅在给小姑子喂水中国江苏网12月1日讯(记者 徐其崇)陆佩梅的家住在泗洪县龙集镇河口村二组,房前不远处就是烟波浩渺的洪泽湖。17年来,她用慈母般的真情,让高位截瘫的小姑子刘芳生命得以延续,用一双弱肩支撑起一个不幸的家庭,成为龙集镇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好人。
很难想象,一个人瘫痪卧床70多年,依然整洁干净,精神饱满;在苏州太仓东市社区,就有一位耄耋翁,自从妹妹瘫痪在床后,便不离不弃,70多年来始终陪伴左右,梳洗、擦身、翻身、剪指甲、换洗被褥等日常琐事,他从没厌倦过,且还将用心继续下去。
洗脸,梳头,收拾屎尿……30年来,道外区北新社区58岁的杨书敏既当嫂子又当娘,悉心呵护智障的小姑子——我要一辈子照顾这个长不大的“孩子”“树范,快来吃饭了!”“不吃,就不吃!”在哈市道外区北新街有这样一对特殊的“姑嫂”。
2月1日,保定市徐水区商平庄村的墙绘传递着文明乡风。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摄2月1日,走进保定市徐水区崔庄镇商平庄村,大街小巷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孝老爱亲、邻里和睦、遵纪守法内容的文化墙、宣传画随处可见。
周口市太康县的王艳芳,11岁时因患强直性关节炎瘫痪在床,生活失去自理能力。23年前,父母相继去世后,其4个嫂嫂和1个弟媳便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她生活起居的重任,为她洗澡、换衣、喂饭…轮流将小姑子悉心地照顾起来。11月29日,王翠英等五妯娌入选11月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榜”。
婆婆有2子1女,我丈夫的弟弟和妹妹在外地同一个城市,公婆身体好的时候,两边住,在本地时他们单住,我们有自己的房子,公婆在外地跟还没成家的小叔子住,照顾不会做饭的小叔子,后来公公身体不好了回到本地,卧床2年,平时是我丈夫帮着婆婆照顾,住院时我丈夫工作忙不可能全天在医院,是我和婆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