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生态环境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环评“放管服”改革要求,切实提高环评文件编制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文件(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等规定,我局组织开展了2022年第二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复核工作,现将
各区生态环境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保税区管理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环评“放管服”改革要求,切实提高环评文件编制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文
各区生态环境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保税区管理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环评“放管服”改革要求,切实提高环评文件编制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文
各区生态环境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保税区管理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环评“放管服”改革要求,切实提高环评文件编制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
为强化环境影响评价源头预防作用,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的通知》(环环评〔2024〕65号)和本市《关于深化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沪府规〔2024〕8号)等有关规定,我局对本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作出优化调整,制订了《上海市
1月28日,上海推出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行动方案要求精准高效监管,推动监管信息共享互认,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在生态环境等领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实施非现场监管,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必要干扰。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的创新,上海持续在探索。
为贯彻落实本市深化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效率,根据国家和本市行政审批告知承诺管理的有关规定,现发布《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行政审批告知承诺的行业名单(2024年版)》。
2024年6月12日下午,2024年崇明区投资促进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上,崇明优质招商载体、产业应用场景、惠企政策正式发布,27个重点项目进行签约,总计划投资额达77.34亿元。当前,崇明正着力构建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的“2+3+N”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
总计划投资额达77.34亿元,27个重点项目完成签约。6月12日,“生态崇明 链聚未来”2024年崇明区投资促进大会暨“潮涌浦江”投资上海全球分享季崇明专场活动举行。一系列崇明优质招商载体、产业应用场景、惠企政策正式发布。
6月20日举行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健全浦东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若干规定》,这是继《上海市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上海市浦东新区固体废物资源化再利用若干规定》后,第三部围绕绿色生态制定的浦东新区法规。
临港新片区首个区域环评报告——PDC1-0402单元(临港科技城)于2024年1月获批,这也是实施《关于本市推行环境影响评价纳入区域评估的实施方案》(沪环评〔2024〕20号)的全市首个区域评估。“我们企业研发总部非常荣幸,成为了临港新片区环评纳入区域评估后的首个受益项目。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题:新材料:赋能高端制造的“幕后英雄”上海证券报记者王玉晴、霍星羽、罗茂林近十年来,中国在新材料领域的创新成果显著:从碳纤维到高温超导材料,从钙钛矿到电子皮肤,诸多突破性的发明不仅推动了传统制造业升级,而且还助力未来产业走进现实生活。
央广网兰州2月27日消息(记者李红军)近日,记者从甘肃省天水市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天水市按照“扩总量、促增量、提增速、争位次”要求,聚焦重点,找准抓手,统筹谋划,精准发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快落实、快推进、快见效,全力奋战一季度、确保“开门红”。
新天水讯【记者 侯亚龙】今年以来,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聚焦未来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招引“高精尖”项目,并紧抓重点环节,提升招商实效,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发展好,奋力拼抢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