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绵阳新闻网讯(记者 田明霞)“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为绵阳越王楼吟的诗。千百年来,越王楼吸引了无数文人登临吟咏,留下了着名诗篇150多件。“胜景满帧,载碧瓦朱甍,接长天秋水;春光一阁,迎清风明月,歌先哲时贤。
了解历史的都知道,现今存在的越王楼不过是仿古建筑罢了。说完李贞的父皇,我们来看看其母妃,其母燕德妃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熏陶,嫁给唐太宗李世民之后,生下了两位皇子,其中一位夭折了,另外一位就是李贞了。
越王楼位于绵阳市中心,坐落在涪江江畔,是一座集阁、楼、亭、殿、廊、塔于一体的仿古建筑,始建于唐朝时期,重建于2007年,这座古楼在唐朝就是四大名楼之首,其高十丈,现代在其基础上进行重建,有15层,高99米,乃是全国仿古建筑之最。
中国网12月23日讯 越王楼,绵阳文化强市新地标,拥有独特的地域优势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饱经沧桑1300多年,唐代四大名楼之一,诗仙诗圣诗魂曾浓墨于此,文人雅士纷至沓来,留下150多篇诗文,专家学者称之“天下诗文第一楼”。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晓 记者 李雅娟)“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是诗人李白在夜宿越王楼时,写下的精美诗篇。1000多年后的今天,每到晚上7点钟,伴随着夜幕降临,温和的黄色灯光将越王楼点亮,增添了一份独属于夜晚的氛围。
越王楼“盛世重光”,彰显了绵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李亨容 摄)中国绵阳新闻网讯(记者 葛永坤)越王楼是唐代四大名楼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楼”,被誉为“天下诗文第一楼”。今年10月,中国历史文化名楼“楼主”将齐聚绵阳越王楼,出席中国历史文化名楼第十一届年会暨第十三届名楼高峰论坛。
好景须入画。千百年来,越王楼以其独有的风姿,吸引着古往今来的无数画家,其中最着名的当属宋代的赵伯驹、元代的李容瑾和清代的张延彦等,这座千古名楼,在他们笔下变成了一幅幅传世名画,让越王楼得以在真身无存的岁月里,以另一种方式“活”在世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