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刘大爷是个渔民,子女常年不在身边,老人家上了年纪又节俭,在饮食上自然就随便了点。一日三餐总是清粥小菜,偶尔会有卖不出的鱼虾,刘大爷就用它们加餐。半月前的一个中午,刘大爷如往常一样,用微波炉加热隔夜的剩余鱼虾,将就着吃了两口。
在家庭群聊中,“隔夜”一词常常带来几分恐慌。无论是水、茶、还是食物,似乎一提到“隔夜”,就与“致癌”密切相关。新闻中更是屡屡出现因食用隔夜蛋炒饭而入院的案例,令人不寒而栗。然而,隔夜食物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让我们理性分析,避免无谓的担忧影响生活的乐趣。
在“相亲相爱家庭群”里隔夜是件很可怕的事!长辈们常说:隔夜水、隔夜茶,隔夜菜、隔夜西瓜都会致癌...真相是如此吗?一起跟着社长涨知识~1 隔夜水可以喝真相:隔夜水中确实含有亚硝酸盐,但不能脱离剂量谈毒性。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消息:“隔夜的东西吃了致癌”“吃了隔夜西瓜,出现急性肠胃炎”“一家三口吃了隔夜木耳,当天晚上住进了医院”……不少人看到这类消息,心中都会产生一些恐惧。那么隔夜食品到底能不能吃?吃不完的饭菜又该如何保存?今天就来说说大家关心的几个隔夜饮品、食品问题。
“妈,隔夜饭不能吃,怎么老说不听呢?吃了不仅有致癌的风险,还容易引起食物中毒,赶紧扔了吧!”“没事,我吃隔夜饭都吃了几十年了,身体还不是好好的,就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太讲求食品安全了,这不能吃,那不吃,是你们太矫情了!”
例如,据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22年3月该院ICU收治了一名72岁的老人,平时身体健康。但据家属回忆,在发病前10天左右,他吃了冰箱里的隔夜饭菜后,浑身不舒服,起初是频繁腹泻,没几天就神志不清、身体不受控制,最终确诊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导致的脑干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