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一直以来都是男性朋友们十分关心的话题,很多人都是一出现那事儿不行了、或者是体力下降、腰疼腿疼了,就赶紧想着去补补肾,但是呢,大部分人都是无头苍蝇的乱撞,瞎补肾,不仅没补出成果了,不少人还出现了一补就上火,越补越虚的现象。
随着中医知识的普及,大家越来越在意自己的舌象。如果你伸出舌头一看,发现自己舌头的颜色比较浅淡,而且舌苔发白、舌体胖大有齿痕,同时还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精神不振、完谷不化、脉象沉细的情况,那你体内的阳气一定是不足了。为什么呢?因为阳气具有温养、推动、腐熟、蒸腾、气化等作用。
阴虚体质的人呢,在平时总是爱上火,你可以把你自己的舌头伸出来看一下,是不是舌苔很薄,舌质颜色是那种淡红色,这种现象在中医上讲是舌红苔薄,这就说明你是阴虚的体质,阴虚代表体内的津液亏虚,津液则是体内所有液体的总称,阴虚的人缺水,就像干涸的大地一样,通常会表现五心烦热、盗汗、口腔溃疡、痘痘、失眠等一些病理现象。
补阳外寒湿重。中医赵文医生。这种舌头就认准一件事,不一样。舌体胖大,舌苔厚腻,还白的反光,典型的阳虚寒湿重舌象。平时一分钟不到就结束了,手脚发凉,身体乏力发沉,尿频尿急关节炎,一受凉就疼。阳虚则寒,阳气不足,体内津液就无法被蒸化,这些津液长时间停留在身体内就生成了寒湿。
补阳不通阳,再补都白忙。像这样的舌象,通阳必须放在第一位。患者主诉:平时怕冷严重,冬天暖不热被窝,夏天也要穿长袖,一吹风就感冒,尿频、拉肚子、腰酸、腿乏、精神不振。但是吃了不少附子理中丸、桂附地黄丸之类的温阳的药都无效果。
新冠感染后,面对众多中药,为什么有的人吃了药很快就好,有的人却病程缠绵,或许可以在用药的选择、吃药的顺序上进行一些调整——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向社会推荐了几十种中药,广大群众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