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7月9日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5200多万元,落成后,将进一步加强我县防灾减灾能力~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5200多万元,拟建设东防波堤兼码头309米,西防波堤兼码头198米,以及渔用通道、作业平台、渔用管理房、接港道路、港池、航道疏浚等,落成后,将有效集中海洋渔业、水产品交易和流通、加工等功能,进一步加强我县防灾减灾能力,保障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3日,在东山县陈城镇宫前国家一级渔港,从事海洋捕捞的渔民满载而归。宫前村曾获评“全省渔业十强村”,是一个集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水产品贸易和加工以及后勤渔需服务于一体的渔业村,村民主要从事海洋捕捞业,人均年纯收入5.2万元。
漳州新闻网讯(张静波)8月15日,笔者在东山县陈城镇宫前国家一级渔港项目现场看到,工人正借助大型吊机,进行码头胸墙混凝土浇筑工作。日前,该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预计年底可竣工。宫前国家一级渔港是在原有二级渔港的基础上进行修复、扩建的工程项目,总投资4860万元。
近日,在福建漳州市东山县,开渔后首批出海的渔船陆续回港,带回了品类丰富的新鲜渔获。在东山县的后井码头,一大早,渔港里就停满了一艘艘满载而归的渔船。渔民们忙着卸货,一箱箱新鲜渔获通过传送带被输送上岸,整个码头热闹非凡。
福建省大部分海域16日结束伏季休渔期。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大澳中心渔港,722艘渔船扬帆出海,渔民们又开启了新一轮海上捕捞作业。为保障海上渔船作业安全,东山县渔政执法人员针对出海渔船的通讯设备、导航设备、燃气管线、救援设备等进行了重点检查。
25日凌晨5时许,东山县大澳渔港后井码头执勤点,天刚蒙蒙亮,风一阵,雨一阵。一宿没有合眼,铜陵镇一级主任科员陈顺光突然从监控中看到,一名渔民正准备登上渡口开小渔船出海。“马上停下来!台风今天要登陆了,很危险!
N海都全媒体记者 陈江燕东山县是全国第六大、福建省第二大的海岛县,而澳角村则是东山县最偏远的一个小渔村。这里三面环海,村民们世代以捕鱼为生。沈志辉,原本是村里的一名“船老大”,因为率先捕捉到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做起海鲜电商,成了村子里的第一个“网”红船长。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为防范今年第五号台风“杜苏芮”,福建省已于昨天(24日)下午6点将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为三级。位于福建南部的漳州市东山县,预计将会受到台风的影响,目前,当地正加紧渔船回港避风和船上人员撤离上岸工作。东山县位于东山岛上,是福建的第二大海岛。
潮新闻 共享联盟·温州中心 金瑞雅 包蓉蓉 黄文盈 通讯员 王晓红 蔡佳佳 张森 郑明 陈经宝 何琰经过三个月的“休养生息”,部分特许渔船将于8月1日出海捕捞。连日来,温州全市各地渔民紧锣密鼓地做着开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渔港、码头一派忙碌景象。
泉州人自古就有耕海牧洋的魄力与勇气,而今泉州渔港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王柏峰 摄)海鲜店通过直播销售海产(李菁 摄)打包好的海鲜装车出发(受访者 供图)真空包装、冰块打包,保证市民能尝到“第一网鲜”。(李菁 摄)渔船归来,渔获上岸。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人民网福州8月16日电 (林盈、黄东仪、苏海森、叶青卿)“开渔啰!”16日中午12点,福建福州、漳州、莆田、宁德、平潭等多地上演千帆竞出、万舟入海的盛况。海风扑面,马达轰鸣,渔民们咧嘴高呼,奔赴渔场。经过三个半月的休渔期,开渔的号角终于吹响。
8月16日,泉州开渔,2438艘渔船出海捕捞作业。这半个多月,大量新鲜渔获上岸,泉州市民和来泉游客迎来了“尝鲜季”。记者了解到,如今,市民有了全新的“抢鲜模式”。除了传统的市场采购外,到渔港码头采购、关注电商直播等方式兴起,为市民“抢鲜”加速。
8月22日,距离伏季开渔已经过去6天了,大批捕捞渔船相继归港,带来大量生猛诱人的海鲜。日前,东山渔港码头市场到处热闹非凡,众多市民和游客已迫不及待“赶大集”,争尝开海后的“第一口鲜”。从“浪尖”到“舌尖”,东山再度开启海鲜“炫腹”模式。
为期3个半月的休渔期结束,今日12时正式开渔。东山县789艘在册船舶整装待发,各个码头渔港一片忙碌景象,准备开启新一轮的耕海征程。 昨日上午,导报记者来到东山县宫前和澳角两个一级渔港,只见一艘艘渔船整齐有序地停靠在泊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