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央视主持人王小骞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分享了女儿的成长经历,更是自曝女儿查出患上了矮小症。在视频中王小骞一脸落寞的向网友阐述,自己的女儿早早现如今已经10岁了,在几年前,她发现女儿总是比同龄人矮20CM左右,带去医院检查,发现孩子患上了矮小症。
#家长百问百答#最近一阵儿,在后台询生长激素相关问题的妈妈们特别多。一是春季被称为孩子的长高季,父母们都想让自家娃趁机“窜一窜”;二是随着新的《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的公布,家长发现现在孩子的身高普遍都挺高的,就有些“身高焦虑”。
孩子们的身高问题一直都是家长关注的重点,补钙、吃营养品已经不能缓解家长们的焦虑了,于是有的家长带着自认为“身材矮小”的孩子去打生长激素,也就是俗称的“增高针”。身高不够,真的可以打针来“救”吗?长不高不一定是疾病可能是“身高焦虑”聂女士的儿子今年11岁,身高142.5厘米。
但这并不是说明矮个球员打不了职业,变向之王艾弗森就是个先例,只有183左右的身高,却成为黄金一代的状元,能在NBA联赛中拿到场均26.7分3.7个板6.1个助攻2抢断的巨星数据,甚至前期科比都拿来当目标追赶的存在,让许多人眼前一亮,知道了矮个子球员也是可以叱咤球场的!
孩子6岁,身高只有109厘米,根据“儿童身高数值对照表”,这属于“矮小”范围。慌乱之下,深圳市民何丽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诊,让医生给孩子注射一年的生长激素。注射之后,孩子一年内长高了11厘米,身高达到了120厘米,可副作用也随之而来,孩子经常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却找不到病因。
增高针一般是指生长激素,该激素由垂体前叶促生长细胞以脉冲的方式合成、分泌和储存,生长激素的释放受多种内分泌激素调节,其他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和环境因素,如压力、运动、低血糖、空腹、肥胖和年龄也参与调节生长激素释放。
除了性早熟的孩子长不高,临床上也经常会遇到一些家长非常焦虑,担心孩子长不高,尤其是父母身高矮的家长,特别期待孩子长高,一直要求医生给用生长激素,俗称增高针。 一般来说,遗传身高对孩子成年身高影响占到70%,所以父母矮对孩子成年身高是有影响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普遍关注孩子的身高问题,补钙、吃营养品已经不能缓解家长们的焦虑,于是有的家长带着自认为“身材矮小”的孩子去打生长激素,也就是俗称的增高针。身高不够,真的可以打针来救吗?聂女士的儿子今年11岁,身高142.5厘米。
从容貌焦虑到身高焦虑,现在什么都开始“内卷”,孩子们长高本身是个自然的生长规律,现在却被一些人拿来贩卖焦虑,市面上出现了很多“长高针”、“增高针”……这些东西其实就是注射生长激素,它们号称12岁以下的孩子“每天打一针,半年长高10厘米”,传得神乎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