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近日,中信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波士顿动力宣布液压版Atlas人形机器人结束研发并推出了全新的电驱动版Atlas机器人,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先驱者继续看好人形机器人这一领域,并且在技术路线上转向电驱动方案。
机构指出,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加速之年,科技巨头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持续投入有望驱动行业不断突破。建议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潜在核心标的,及具备较强安全边际的标的。核心逻辑1.人形机器人是具备现实意义的颠覆性产品,有望开启下一个十年产业大周期。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春晚舞台上扭秧歌的机器人让大家久久难忘,2025年新春伊始,人形机器人的“智能”被给予了更高的期待,整个行业也有望迎来量产元年。大提速!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形机器人生产国。
继大模型后,“具身智能”成为今年科技界的新热点,被认为是新一波人工智能(AI)浪潮中的重点方向。众多初创公司涌现、融资屡创新高、技术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作为该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实体,正在大模型催化下加速产业化落地。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彭水萍(一)重要市场新闻1、美股高开低走,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纳指跌0.9%,2024年累涨28.64%;标普500指数跌0.43%,2024年累涨23.31%;道指跌0.07%,2024年累涨12.
【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将提速 人形机器人成本有望降至20万元以内】财联社12月31日电,最近,国内业界宣布,开啓人形机器人的正式量产。记者探访了人形机器人超级工厂发现,机器人许多关键零部件的上游精密加工环节,都与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所交叉。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广州2月17日电近日在北京首钢园,一款接近中国人中等身材的机器人进行了一场约4分钟的跑步训练,全程步态稳定、姿势自然,步速最高达每小时5公里。这款人形机器人名为“夸父”,身高约1.6米、体重约45公斤,由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
中联重科研制的人形机器人。中联重科人形机器人在生产车间试上岗。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 刘成坤 供图长沙晚报2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辉霞 通讯员 刘成坤)长得人模人样,已在工程机械生产装配线上试上岗,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仓储物流、柔性制造、商业服务、居家养老等场景。
中新经纬1月24日电 题: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推进作者 高超 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2024年,全球企业纷纷抢占人形机器人产业高地,有一些企业还宣布实现量产。笔者预计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将继续快速发展,迎来三个重要机遇。一是技术赋能机遇。
1月23日,A股三大指数早盘集体冲高,机器人板块表现强劲。截至发稿,机器人指数(H30590)上涨2.18%。近九成成分股上涨,步科股份、国茂股份、中大力德涨停,江苏雷利涨超10%,禾川科技、江苏北人、绿的谐波、伟创电气等涨幅居前。
中新社上海3月11日电 题:“造脑”又“造身” 上海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中新社记者 李姝徵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上海“捷报频传”。中国互联网巨头蚂蚁集团跨界入场人形机器人,“落子”上海浦东。11日,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在浦东揭牌。
近日,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正式宣布生态伙伴名单,标志着华为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从具体产品来看,与华为签约的生态伙伴涵盖空心杯电机、谐波减速器、传感器、PEEK材料等,相关领域有望加快发展。
机构指出,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加速之年,2025年有望迎来商业化量产元年。特斯拉、OpenAI、华为等科技巨头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持续投入有望驱动行业迭代加速并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量产并实现大规模应用迎来曙光,商业化落地可期。核心逻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