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叶小钟 通讯员林韵“在这里,每一分努力都是对未来的投资,每一次微笑都是对生活的热爱。”小姜说这话时,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2024年虽然过去了,但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建三局芳白城际项目六工区繁忙而充满活力的工地上,小姜与宋梦的夫妻档成为众人眼中的一道温馨风景。
20世纪60年代,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民工从五湖四海奔赴而来,扎根西南腹地——遵义。他们把美好韶华奉献给三线建设,用艰辛、血汗和生命书写出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李吉玉曾投身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建设,退休后,他未选择安享宁静,在家乡湟源县小高陵,依旧以那股热情和毅力,为当地建设倾尽全力。他的行动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周围,让“两路”精神持续闪耀,激励着更多的人为之奋斗。
6月28日,在村委会广场上,郑伟站在合唱团的中间,和村民代表一起激情澎湃地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用歌声表达着对党和国家的热爱。 郑伟此前在外经商办企,2021年返乡当选阳曲县高村乡辛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立志要把家乡建设得更富更美。
本报记者 王 者图①:许多(左)在山东安丘金冢子镇的桃园里进行助农宣传拍摄活动,推广安丘水蜜桃。许 湫摄 图②:许多在大棚里给蔬菜培土。张 珊摄核心阅读大学毕业后,95后青年许多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山东潍坊当上了“农创客”。
扬子晚报网2月9日讯 (通讯员 冯兆宽 陆长海 杨洪江 记者 王国柱)春节期间,兴化市大营镇营中村全体安置户委托村委会一班人,来到江苏舍得建设有限公司向王书金送上一块上书“饮水思源葆本色、致富不忘家乡人”的牌匾,以此感谢他多年来为家乡发展作出的贡献。
来源:【邢台日报-邢台网】“我有责任为家乡建设出份力”———记2023年省“千名好支书”、沙河市白塔镇白涧村党支部书记袁志刚本报记者 王帅薇金秋时节,沙河市白塔镇白涧村的田野上机器轰鸣,一派丰收景象。田埂边,村党支部书记袁志刚脸上洋溢着喜悦:“今年的玉米棒大、颗粒饱满,收成挺好。
在宁静美丽的青浦嵩山村,有一个忙碌的身影,曾经的他身着军装,投身国防建设,履行军人的职责与担当。如今,他融入乡村成为嵩山村公共设施抢修队长、农机服务专职员、党小组长和钱介石桥的村民组长,用另一种方式在家乡服务奉献,他就是有着30年党龄的退役军人戴文俊。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7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逐梦“未来之城”:10个雄安建设者的故事》的报道。高速路进出口附近的红色雄安门,车辆往来穿梭,南来北往的人们,在这里寻找着机会;高铁雄安站大厅里,旅客进进出出,一座千年轮以千年为刻度,记录着这座城市的脉搏。
6月20日早上9点,金钦明步履匆匆,再次返回巴中东站对站房进行开通前的全方位检查,黝黑的额头渗满细密的汗珠。三个月前,在巴中东站和巴中西站站房整体完工后,金钦明又迅速前往巴南高铁南充北站承担工程建设,全力推进项目全线竣工。期间,他仍会抽时间定期回巴中检查站房收尾工作。
李萌娇: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辽宁省委会副主委,民盟本溪市委会主委,辽宁省本溪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23年8月30日,李萌娇(右一)在交管局车管所调研公安交管服务项目。(图片由受访者提供)“南有汉冶平,北有本溪湖。
新华社卢萨卡8月28日电 通讯|“和中国同事一起为家乡出力”——中马建设者共同扮靓“致富路”新华社记者彭立军刚刚铺筑的沥青路面冒着热气,十多台施工车辆和压路机繁忙穿梭,50多名工人紧张有序地协同作业……当地时间27日,由中铁二十局承建的马拉维卡帕滕加至本加公路(以下简称卡本公路)
贵阳市花溪区高坡苗族乡批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勇在贵州2024年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专项招聘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试中,成功脱颖而出。考上编制这件事,给他打了一剂强心针,往后干事更有了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