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号随想曲》的作者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尼科罗·帕格尼尼。这首曲子堪称小提琴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后被改编成吉他曲等多种版本。其旋律充满激情与张力,具有极高的技巧性要求。乐曲开篇就以强有力的音符抓住听众的耳朵,旋律线跌宕起伏,像是在诉说着一段波澜壮阔的故事。
想了音意大利小提琴巨匠帕格尼尼,在小提琴界拥有着鬼斧神工般的魔鬼琴艺以及“神”一般的地位,为小提琴技巧的发展与提高做出了难以估量的巨大贡献,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之一,作品不仅影响着后来的小提琴作品,也影响了钢琴的技巧和作品,成为众多小提琴演奏技巧中的最佳范本。
《钟》(意大利语:La campanella,意为小铃铛),是根据尼可罗·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B小调第2号小提琴协奏曲(英语:Violin Concerto No. 2 (Paganini))》第三乐章“钟声回旋曲”改编而成,改编后的旋律更加神似手摇铃。
他是时尚模特,因拥有雕塑般的脸庞,被视作古典乐界的贝克汉姆;他曾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以每秒13个音符的惊人速度精准演奏《野蜂飞舞》,成为“全世界速度最快的小提琴手”;他横跨多个领域,始终位于全球古典音乐唱片销量榜前列……他就是德国跨界小提琴演奏家大卫·葛瑞特。
那么,有个男人,仅需要十根修长的“金手指”,就能让观众高潮迭起,好像身处另一个世界。尼科罗·帕格尼尼1782年,帕格尼尼出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他的父母并不像莫扎特老爹那样就是吃音乐这碗饭的行家——父亲只是一位热爱音乐的商人,母亲没啥记录——所以,帕格尼尼后来展现出的音乐天赋,尤其是小提琴方面让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才华,只能说,一开始是个偶然——也就是常说的“老天爷赏饭吃”。
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小提琴/吉他演奏家、作曲家、早期浪漫乐派音乐家,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之一,他的艺术开创了艺术形象一个崭新的世界,他所作的随想曲中表现出来的大胆的跳跃、复杂的和弦以及高难弓法的惊人之举等,都不是凭空的发明,而是十九世纪人们新的世界观与新气质的产物。
6月9日,古典吉他演奏家、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匡俊宏将在上海大剧院“一个人的古典”系列演出中为观众献上一场独奏会,演绎多位意大利作曲家的经典之作。这位17岁就捧得慕尼黑ARD国际音乐大赛吉他赛项头奖的青年演奏家,是如何理解他挚爱的古典吉他的?记者在音乐会前夕与他畅聊。
除夕至大年初八欢迎大家关注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视频号”“B站”“小红书”与『有龙则灵』新春特辑不期而遇!今日推荐弦舞——黄蒙拉×杨雪霏小提琴与吉他音乐会视频号曲目:尼科洛·帕格尼尼A大调吉他与小提琴奏鸣曲,Op.
《帕格尼尼侦探案》家庭音乐会。现场更有小提琴、钢琴、吉他、音乐界的“老古董”曼陀铃和抒情花腔女高音等多种演出形式,还有有趣的音乐听辨与互动游戏,更有各种冷门音乐小知识,一站式全方位了解帕格尼尼的音乐人生。看 ,穿越欧洲的舞美现场。2023年8月4日 周五 19:45。
10日,因是周末,细雨中车辆行驶缓慢,我看到每一个擎着手机等待检票员查验行程码的乐迷,都汗津津的。《24首随想曲》问世后,与帕格尼尼同时代的小提琴演奏家们发现,那是一首不容易上手的作品,然而,作曲家自己站在舞台上演奏时却能游刃有余,且常常有超越作品技巧要求的发挥,渐渐地,帕格尼尼有了一个别称,魔鬼。
十弦上的天使之舞——潘畅、匡俊宏大提琴吉他二重奏音乐会2025/1/111月11日,青年大提琴演奏家潘畅与古典吉他演奏家匡俊宏联袂,在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呈现了《十弦上的天使之舞——潘畅、匡俊宏大提琴吉他二重奏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