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民日报 近日,内蒙古农牧厅组织专家对赤峰市敖汉旗谷子万亩示范片进行了实地测产。通过测量样点的株高、穗长、穗粗,计数样点总株数,并经收获小区全部谷穗晾干、脱粒、称重等环节,最终测算出该万亩片谷子的亩均单产达到了1303斤,这一成绩创造了内蒙古谷子万亩片的最高单产纪录。
12月29日,冬日里难得的好天气,赤峰市敖汉旗长胜镇农贸市场如期开市,干鲜水果,零食调料,农用器具,服装鞋帽,各色商品琳琅满目,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精心挑选心仪的物件,个个脸上洋溢着丰收后的欢愉。敖汉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志愿服务队迎着朝阳喜庆开市。
暮夏时节,走进位于赤峰市敖汉旗“111线”国道旁的萨力巴乡老牛槽沟村肉牛养殖小区,机车轰鸣,牛哞声声,一边是养牛小区二期建设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一边是一期圈舍第一批“住户”200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在悠闲地吃草。
极目新闻记者 李辉视频剪辑 李辉7月19日,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史前博物馆,全国20余家主流新闻媒体在内蒙古“新生活 新业态 新面貌”主题集中采访的记者,瞻仰了“中华祖神”,他的目光,如一束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敖汉旗正从传统农业大旗向文化旅游大旗华丽转身。
“我们每天能有200多元的收入,农闲的时候就来基地打工,在家门口就有活干,平时也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我们感到特别知足!”谈到“家门口”的这份工作,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镇大甸子村村民李树勇兴高采烈地说道。
核心阅读在中国北方,很多地区都种植粟。敖汉的小米有什么特殊,能引发这样的关注?当地人总结为4个关键词:历史,文化,品质,故事。10年来,敖汉小米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成为全国“农遗良品”优选计划十佳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超过100亿元,带动农民增收8亿元。
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有一种当地远近闻名的“致富之果”,便是沙棘果。沙棘的种植起到了防风固沙,减缓土地沙化的作用,同时依靠当地的产业基地,采收沙棘果也有效增加了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9月6日,以“共建开放新格局,共享发展新机遇”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开幕。3000多家企业、35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内蒙古赤峰市敖汉小米作为农遗良品亮相本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
2023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委常委、副旗长张议表示,以粟黍为主的敖汉旱作农业系统,先后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国家农业农村部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全国少有的“双遗产”地区。
央广网赤峰11月30日消息小雪节气已过,往年这个时候,忙碌完秋收的农民已经开始“猫冬”,而今年冬天,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萨力巴乡的农民却异常忙碌,全乡上下拓展土地经营模式,深挖土地潜能,调整产业结构,做足土地文章,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5月31日电(张林虎 高锐利)近期,赤峰市敖汉旗看守所以执法办案提供优质服务为重点,狠抓监所安全管理、信息化创新、服务执法办案、队伍正规化建设等各项工作,不断夯实监所安全基础,确保监管工作大局的安全稳定。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强村富民的重要抓手,坚持走党建引领、产业赋能之路,突出抓政治引领、项目盘活、多方共建,提升统筹推进“主动力”、致富增收“内生力”、整体发展“带动力”,全面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加速跑”。敖汉旗肉牛养殖项目抓政治引领,提升统筹推进“主动力”。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1月27日电 题:赤峰敖汉旗:村里来了“四大婶”作者 叶剑南 胡晓辉岁末年初,一则喜讯传遍敖汉山乡,金厂沟梁镇选送的“‘四大婶’话新风文明实践润无声”文明实践项目在2024年度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中荣获全区一等奖,这也是近年来赤峰市唯一获得一等奖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