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要求“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短板”和“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
寒假之后的开学季,“体育课”成为了舆论场内的热门话题。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体育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其中小学和初中每天1节体育课,高中每周3-5节体育课、没有体育课要安排不少于45分钟体育锻炼等措施,引发了许多关注和讨论。
新学期、新体验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深圳市正式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每天一节体育课”政策出台后引发社会热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高中(含中职)学校每周开设3节体育课”“中小学每天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少于30分钟”。
日前,为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深圳发布《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的通知》,明确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公、民办学校从2024年春季学期开始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严禁其他学科及活动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如何有效促进政策的落地落实?课时增加,体育教师是否存在缺口?
【来源:中国教育报】今年8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提出将按照“区域先行、分步实施”推进思路,于2024年秋季学期全面推行实施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2025年秋季学期做到全省小学全覆盖。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姜晓蓉 周琳子潮新闻资料图温州市教育局近日发布通知,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试点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体育活动课)。现阶段启动试点校申报,条件成熟时,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
新华社深圳3月14日电(记者王浩明、赵紫羽、白瑜)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深圳市正式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每天一节体育课”,政策出台后引发了社会热议。开学已经一段时间,深圳中小学体育课上得怎么样?深圳如何破解运动场地的瓶颈?师资缺口怎样补上?学生家长反响如何?
来源:北京青年报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北京市就发布了中小学“体育八条”,要求确保小学和初中每天1节体育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不少于45分钟体育锻炼、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课、杜绝“说教课”和“不出汗”的体育课、杜绝“阴阳课表”……围绕“体育八条”的核心内容“开足体育课”,北青报
走向户外“动起来” 新华社发 徐骏 作随着青少年体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曾被认为是“副科”的体育课越来越被重视。在政策引导下,“每天一节体育课”正成为中小学教育的大趋势;还有地区通过延长课间、设置大课间等方式增加体育运动时间,鼓励学生参与锻炼。
在加强学校体育这项工作上,深圳展示出改革的锐气。近日,深圳市印发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从2024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这一做法,在国内大城市尚不多见。在80后、90后乃至更早的代际群体印象里,体育课难免带有所谓“副课”的标签。
新华社贵阳3月1日电 题:让学生身上有汗,眼里有光——“每天一节体育课”的贵州观察新华社记者郑明鸿、王泓楗2月28日9点20分,贵州遵义习水县第七中学的操场上,已经热闹了起来:六个班正在上体育课,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跑步、羽毛球、篮球等技能。
原标题:每天一节体育课,重在落实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印发《深圳市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其中特别提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高中(含中职)学校每周开设3节体育课,中小学每天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少于30分钟。
最近,孩子们收到了一份“开学礼”——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于2024年秋季学期全面推行实施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并强调“严禁削减体育课时,严禁其他学科及活动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引发广泛关注。“每天一节体育课”能否落实?
日前,深圳市教育局印发《深圳市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要求从2024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课时为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三年级至初三每周3节体育课。
□蒋璟璟广州中小学生春季新学期施行三项新规:课间15分钟、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运动2小时。2月13日开学第一天,一些学校、家长就表达了自己的:课间长了中午延迟放学,孩子肚子饿怎么办?原本课程就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一节体育课”如何做到?体育课多了,体育老师如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