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报新闻】编者按: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作为“一带一路”十字交汇点,十年来,山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扎实推进与共建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内蒙古乌海市城区,说起电动车维修,不少居民都知道有一对“袖珍”夫妻开的维修店,修车手艺好为人实在。患有“侏儒症”的李宏伟和张丽丽在2012年底结婚后便创业开维修店,因为积蓄不多,他们从同行那儿赊了8000多元的零配件慢慢起步。
在德州乐陵杨安镇西村有这样一个农机维修点,今年55岁的李红军是这家维修点的维修工。28年来,他帮助村民维修各类农机设备、家用电器万余台,他更是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李师傅”。近日,他维修拖拉机的视频在快手平台走红,吸引了不少粉丝,“看了视频学会了不少维修知识”“专业的,点个赞”...
20世纪80年代,他曾全靠手工修复了当时上海唯一的一辆劳斯莱斯;解放后上海首任市长陈毅的专车——1941年产的凯迪拉克,在几近报废的状态下,也从他手中获得重生……在闵行,记者见到了这位传奇的“汽车神医”——国家级汽修技能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陶巍。
从一名普通汽车维修工成长为行家里手,从青葱少年到年逾花甲,他扎根一线与汽车打交道43载,练就一身精湛的维修技艺。他叫邹宽全,重庆升星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汽车维修高级技师、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第四届合川工匠获得者。
中新网兴安盟8月18日电 题:“乡村工匠”范海波:修车“修”出新天地中新网记者李爱平8月中旬的黄家店村没有一丝风,热浪一阵阵袭来。28岁的范海波坐在修车店里,用纸扇“寻找”凉意,偶有徒弟过来,向他请教修车技巧。图为范海波。
街口修车的小崔文/姜苗林早晨发现“三蹦子”前轮车胎扎了,这时才又想起街口修车的小崔师傅。放在过去,车胎扎了随便找个时间去修就行。现在不能等。小崔是熟人。屈指算来认识他至少也有三十年的时间了。现在只要去社区小公园遛弯儿,几乎天天都能见面。天天见面却不是天天都打招呼。
来源:【新湖南云】在吉首的一处街角,时间有着两种刻度——杨国保的修表摊前,秒针在表盘上轻跳;瞿技华的修车铺里,车轮在链条间转动,两位“手艺人”,满箱工具,一腔坚守,用几十年光阴对抗着一个“快时代”的遗忘。乾州古城田坪路的树影下,75岁的杨国保正在给钟表“把脉”。
仲春时节,路边樟树随风飘来的清香沁入心脾,让人心旷神怡。当我经过湖北赤壁市政府后院东侧的人行道旁时,一道独特的景观总让我感佩不已。那就是残疾人李淼清师傅修车的地摊。满脸沧桑、头发花白、身材中等的他,身背小挎包、坐着矮凳,身边放着一副拐杖,正全神贯注地帮人修着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