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呼和浩特3月11日消息(记者魏全民)3月11日,内蒙古托克托县第四届“黄河开河鱼节”开幕,18位厨师在黄河岸边进行炖鱼技艺展示。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魏全民 摄)“我们每一届都会来,感觉越来越好,有一种人间烟火的味道。”来自呼和浩特市的游客开心地说道。
3月13日,呼和浩特市北半球文艺演出公司在黄河湿地管护中心郝家窑村文化广场举办二人台民俗表演活动。歌曲《梦中的兰花花》、二人台《新散花》、舞蹈《梦回草原》等一个个喜庆欢乐、接地气的文艺节目,充分展现了我县朴实的民风民俗和灿烂的地方文化。
图为大厨现场展示传统炖鱼技艺。 王劭凯 摄中新网呼和浩特3月11日电 (记者 张玮)11日,内蒙古托克托县第四届“黄河开河鱼节”在黄河岸边开幕,观黄河流凌,品开河鱼宴,当地以一张春季旅游名片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复苏。
3月17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拍摄的黄河(无人机照片)。近日,随着气温回升,黄河内蒙古段多处已进入开河期,有关部门有序开展防凌工作,确保黄河内蒙古段全线稳定开河。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3月17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拍摄的黄河(无人机全景照片)。
3月16日9时,黄河托县段全线开河,开河流量441立方米每秒,相应水位986.76米,开河性质文开,开河日期较常年(1971—2020年)偏早9天,较上年推后2天。黄河托县段37.5公里,2022年12月23日封冻以来,有断续清沟长27.5km左右,开河基础较好。
初春的黄河就像一条刚刚从“冬眠”中苏醒的巨龙破冰成汛,挟凌而下黄河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段的流凌景观是初春时节不可错过的自然奇观每年随气温变化上演冰凌与河水共舞的壮美画面吸引无数游人与摄影爱好者驻足赏流凌美景冰封的河面上大片的冰凌块相互簇拥随着河水缓缓前行它们形态各异在阳光的映照下,
俯瞰内蒙古托克托县段黄河开河画面。 张玮 摄两只天鹅正在消融的河面上划水,嬉戏。 张建平 摄 黄河内蒙古托克托县段开河后岸冰即将脱岸。 张玮 摄 航拍黄河内蒙古托克托县十四份村段。 乌力更 摄 解封后的黄河将为当地春灌提供便利。
近年来,托克托县立足当地实际,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的保护与挖掘力度,切实将传承历史文脉、带领百姓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激发文化遗产的生产力和新活力,努力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