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7月23日讯(记者李春晖)上半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GDP同比增长5.0%,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既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但与此同时,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依然存在,推动经济稳定运行面临诸多挑战。如何阻断内需不足、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新华社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九项重点任务,“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居于首位。在日前于北京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改革论坛上,多名专家学者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共话扩内需、促消费。
7月3日,在2024新京报贝壳财经年会开幕式上,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经济不能只有生产没有消费”,并建议从放开人为消费限制、化解地方债风险、关注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增长等方面入手来提振内需。
大家都知道,扩大内需是我国目前发展经济的主要国策,但怎么扩大内需,专家和国家机构都提出了大量的方法,但我觉得都是小打小闹,疏通不了中国这条大河的堵点,我们不缺技术,不缺消费群体,不缺消费通道,可是为什么大量的产品卖不出去,就是因为国家没有根据消费堵点提出深层次大范围的解决方案,经过深思熟虑,我提出一个方法,就是让有条件的单位,根据多方面的考察,建立属于自己的内部商城,主要包括高品质高价值的正品,把一半的工资以商城消费券的形式发放,让内部员工换购。
2024年中国经济数据于1月17日发布,我国的经济总量首次超过130万亿元。2024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我国经济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体量。
央广网北京3月6日消息(记者 邵蓝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介绍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更好结合,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12月14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的2024—2025中国经济年会上,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文秀围绕“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发表主旨演讲。
新黄河客户端北京10月8日电(记者王立奎 李运恒)10月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副主任刘苏社、赵辰昕、李春临、郑备出席并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949746亿元,同比增长4.8%,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9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出现积极变化,推动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多。
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北京2月25日电(记者 李金磊)中国今年把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多位专家学者25日在北京表示,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提振消费要更加积极有为。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之重。
文|赵建西京研究院院长、独立经济学者消费力是指消费能力,与可支配收入和社会保障等高度相关。今天,提升中国的消费力,已经与提升创新力、竞争力同样重要。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消费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如何从长远视角提升中国的消费力而不是仅仅刺激短期消费?
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电 (王梦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25年中国要抓好的九项重点任务中,“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居于首位。对于如何扩内需、促消费,多位专家日前表示,应由以往注重投资于“物”,转向更加注重投资于“人”。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3月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吹风会上,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表示,国内需求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些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超过90%。
当前我国内需总体处于持续扩大、稳中向好的趋势之中,但是,受制于投资和消费增长乏力,内循环机制尚未系统运行,内需不足仍然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困难挑战。以内需扩大作为核心工作是未来稳增长的基本路径。
不久前召开的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拉开了新一年经济工作序幕。今年的会议依然将拉动内需和科技创新两方面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但与去年相比有一个变化:科技创新与拉动内需的顺序发生互换,经济工作从去年的“科技领航”转变为今年的“内需为先,科创助力”。这预示着中国经济的一些新变化。
让一些在外部市场上溃败倒闭的乡镇个体户、家庭作坊搭伙互助,形成一个互助社,互相给生意,用社内企业的产品/服务替代平常资金支出。互助社用电脑系统监督指导各户实现贸易总平衡。我知道这个办法原理看似容易,实施难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