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兴宝古罗马人称中国为“塞里斯”,该词由汉语“丝绸”的“丝”字派生而来。而著名的“丝绸之路”,则是我国自汉代以来,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文化、外交等交流通道。因此,说起蚕桑,无论是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还是对于欧洲人了解中国,都是重要的话题。
导语: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蚕桑业布局也发生了改变,“东桑西移”工程正逐渐铺开,蚕桑业正逐渐开启新的格局…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华夏先祖的伟大发明,对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记者 刘云鹤 张琪)5月18日-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举办。记者连线了正在乌兹别克斯坦出差的山东广通蚕种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海业。该公司的蚕种已经远销到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伊朗、印度、希腊、阿富汗、缅甸、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20多个国家。
中新网广西河池12月27日电 题:“中国蚕桑之乡”的“新丝路”:数字化护航 畅销海内外作者 林浩 戴光润 王以照走进位于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才乡新坡村的温室标准化蚕房,载有饲料的传送带、自动喂蚕机、转运车等设备繁忙地工作,智能化、数字化设备自动调控房间温度、湿度,守护着“
近日,由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重点繁育的21.3万张优质春蚕种,“坐”专机出口乌兹别克斯坦。至此,“桐”字号蚕种出口乌兹别克斯坦已整20年时间,累计有188万张蚕种在该国吐丝结茧,实现了当地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苟莉红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5月30日,四川南充嘉陵区双桂镇万亩茶桑基地,迎来一群国际留学生,品尝清香甘爽的桑茶后,留学生们分组比赛桑枝修剪。“今天的体验非常棒,桑茶也很好喝,和我家乡绿茶的口感很不一样。
这一遗产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其间所用到的各种巧妙精到的工具和织机,以及由此生产出来的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织锦和缂丝等丝绸产品,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相关民俗活动。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全国蚕种、蚕茧、生丝、绸缎产品产量分别占全球的80%、70%、80%和45%以上。“一带一路”沿线的很多国家都有种桑养蚕的传统。2013年,随着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与国内养蚕产业的交流合作更频繁和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