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垃圾分类真正的动力在末端,只要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效益足够高,起始端的改变就会自然发生。但“效益”是笔很难算的账。作为公共产品,垃圾的末端处置不仅工序相当复杂,回报也相对有限。那么,在“无废城市”目标下,垃圾末端处置企业该如何平衡公益与发展?它们在转化效率上又有哪些新的探索?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已近5年,记者23日获悉,2023年,上海生活垃圾“三增一减”实效明显:可回收物日分出量7698吨,有害垃圾日分出量2吨,湿垃圾日分出量9443吨,干垃圾日清运量17264吨。
在上海崇明岛,每天都有一辆辆危废收运车驶入岛内唯一一家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末端处置的环保企业,将危险废物有序放置在指定卸料区。接收人员扫描每个危险废物包上的二维码,这包危险废物的运输时间、所含物质、产废单位等关键信息便一览无余。
【来源:上海市国资委】近年来,上海城投集团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全领域、全过程推进“无废场景”建设,全方位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无废集团”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助力上海“无废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老港生物能源再利用项目三期、老港固体废物处置中心(二期)等项目相继开展调试设备,6大标准化“无废场景”、13个示范试点将基本建成……记者近日获悉,上海城投全领域、全过程推进“无废场景”建设,全方位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尤其是最近加快推进热能、炉渣、电池资源
今天,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上海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主题活动。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快递行业协会、市容环境卫生行业协会等共同发起“绿色低碳生活齐参与”倡议。
通过手持PDA扫描二维码,该危险废物就可以实现从源头产生、过程运输到处理处置等全流程可追溯。 上海环境集团供图中新网上海4月7日电 (记者 陈静)每天,一辆辆危废收运车驶入上海崇明嘉瀛公司,将来自多家企业的危险废物被有序放置在指定卸料区。
今年6月5日,《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部无废城市建设地方立法。一头是高度密集的人口、产业,超大的固体废物产生量,另一头是有限的生态环境容量,上海“无废城市”建设如何破题?记者从上海城投获悉,一批新型基础设施正在落地,从硬件上夯实基础保障能力。
中新网上海5月21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方面21日介绍,从去年5月21日至今的一年来,上海市小区和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3%。上海在资源化利用上持续探索。图为嘉兴路街道中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