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打假”与“维权”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在本年度“3·15晚会”上,瘦肉精羊、名表维修猫腻、老人手机陷阱、搜索之“病”、个人简历泄露等,被一一曝光,令人大跌眼镜。
南方都市报2024年3月15日A01版更多详情请戳戳下面2023消费热点事件盘点:预付式消费之痛与食安频发的茶饮二手平台手机交易乱象调查:估价套路深,卖“监管机”拒退款满记甜品多地关店,被指预付卡无法退款、账户被注销,回应了南都融媒出品编辑:杨存海制图:林泳希设计:崔智超
2025年,一次性内裤凭借方便、卫生,成为市场热销的产品。但央视“3·15”晚会曝光多家厂商生产的一次性内裤徒手制作不灭菌,有厂家称:“大部分都不会杀菌消毒。”丝语甜、博威服饰、雅恒服装、浪莎控股集团等公司或品牌被点名。
原标题:进一步织密织牢消费权益保护网(聚焦315·热议)消费者马先生在某电商平台某品牌自营旗舰店购买了一部手机,其中使用了国家补贴和平台优惠券,但要求价保时,遭到该平台拒绝。马先生投诉后,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消费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边喝奶茶边减肥”,正是抓住消费者的这一诉求,现制茶饮店近来推出的羽衣甘蓝火了。原本口感苦涩的羽衣甘蓝,突然成为“超级植物”,成为无数重视身材管理的人士手中的“网红杯”。那么,红极一时的羽衣甘蓝现制饮品,是否真的能带来纤体轻盈的效果?
网购、餐饮、理财、旅游、医疗……在我们日常的消费场景里时常藏着易被忽视的风险与陷阱今天(3月15日)是第42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海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联合海南日报社财经融媒中心为你送去一颗“消费者权益保障”小心心下滑查收↓↓↓海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海南日报社财经融媒中心联合出品监制:
汽车已经成为日常消费品,消费和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少问题和纠纷。近日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接到多例汽车消费和使用方面的投诉,其中有消费者反映,当天下午刚买的新车,车商晚上就发布了新款,导致消费者刚买的车立即成了旧款并且贬值。车主认为车商有意隐瞒。
假冒券商隐蔽性增强 “高仿版”自称“资质齐全”本报记者 昌校宇见习记者 方凌晨券商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参与者与中介机构,是连接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桥梁。不法分子也瞄准券商这一重要机构主体身份,通过“无中生有”(伪造相关资质)或“移花接木”(碰瓷知名机构)等套路招摇撞骗。
2025年“3·15”晚会聚焦“共铸诚信 提振消费”主题,晚会坚持维护消费者权益、守护公平正义、大力提振消费,着力推动构建公平、诚信的消费环境。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央视“3·15”晚会曝光增重虾仁,保水虾仁磷酸盐超标,部分商家超量添加保水剂、包冰增重:1斤虾仁7两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