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刊自由主义与当代世界,三联书店,2000。他的第一本政治著作《通往奴役之路》,不仅在西方引起了普遍的关注,而且,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89年革命之间的年代里,也广泛传播在东欧知识分子的地下组织中2。
(本部分介绍和讨论哈耶克最后一部著作《致命的自负》。)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负》《致命的自负(The Fatal Conceit: The Errors of Socialism)》是哈耶克生前最后一部作品,但在《哈耶克全集》中却放在了第一卷。
作者简介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又译为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是奥地利出生的英国知名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广泛誉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及社会思想家之
哈耶克的名言:如果一个人不需要服从任何人,只服从法律,那么,他就是自由的。这样说无论如何都不过分,那就是,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经验和利益的结合,往往会向人们揭示出事件中人们还很少了解的方方面面。
著名经济学家杨小凯曾经说过:“哈耶克对人类的影响会与孔子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一样深远。”这个哈耶克究竟是何方神圣?出生于奥地利的著名英国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哈耶克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广泛誉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及社会思想家之一。
摘要:哈耶克认为,经济自由是目的性意义与工具性意义的统一。作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重要代表,哈耶克基于自己对经济哲学独特的理论构建关注于经济自由与经济正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家干预经济可能对经济自由和经济正义造成的创伤保持深深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