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村俯瞰。借助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闽侯荆溪镇徐家村不仅修缮古建筑,重现古韵风貌,更在文旅融合方面大胆探索,自建乡土博物馆,打造微短剧拍摄基地,并设立当代艺术馆,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徐家村的人气,更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村中的老建筑得以保存至今。 王东明 摄村民和游客喝茶聊天。 吕明 摄游客在村里的溪流里玩水。 吕明 摄俯瞰山清水秀的塘里古村。 王东明 摄俯瞰山清水秀的塘里古村。 王东明 摄俯瞰古村落里的廊桥。 王东明 摄近日,记者探访福建省闽侯县廷坪乡深山里的塘里古村落。
徐家村古村落风貌区位于荆溪镇,走进徐家村古村落风貌区,一座古意盎然的传统古村落缓缓映入眼帘,白墙黛瓦,建筑年代横跨明清至民国时期。徐家村有千年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古色古香的老建筑,绵延交错的石板小路,潺潺的村间流水……。
来源:中国旅游报 本报采访组春节假期,纷繁多彩、热闹非凡的年俗活动在大江南北的广袤乡野登场,这方是寻味乡情、全民共享的“村晚”嘉年华,那边是琳琅满目的年货大集、欢声笑语的非遗互动,在很多人眼里,到乡村过年是最有味道的。“村晚”滋味浓锣鼓喧天歌飞扬。
俯瞰山清水秀的塘里古村。中新网记者 王东明 摄5月4日,许多游客到福建省闽侯县廷坪乡深山里的塘里古村落游玩。该村是廷坪乡仅存的一处有少数民族(畲族)特色的古村落,村居依山而建,临水而设,古朴自然。村中民居古朴自然。 中新网记者 王东明 摄许多游客到古村露营游玩。
你知道吗?“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中国近代“西学第一人”严复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林旭辛亥广州起义烈士林觉民和方声洞……这些近代史上响当当的人物都是侯官人侯官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侯官文化”闽侯县上街镇侯官村地处闽江西岸,曾是130多年前侯官县的行政中心。
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12日电 (张钰泽)走进一座座古朴幽静的祠堂、宫庙,手触一本本族谱、传本,重听一个个民俗谚语、村落秘闻,从图片在指尖滑动的色彩斑斓,到与侯官村一眼千年的心灵之旅,8月伊始,福建师范大学德“侯”流光实践队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侯官村探寻千年侯官文脉,品味古村新芳华。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作为入选第一批福建省地名文化遗产的“千年古村落”,闽侯县上街镇侯官村立足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引入“花卉产业园”项目,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闽侯大湖乡碾坑村是一个革命老区村,因处于深山之内,虽然拥有丰富的古厝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却也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近年来,在闽侯县“我的家乡我建设”行动中,越来越多年轻面孔出现在这个千年古村,注入了青春力量,盘活了村庄资源。千年银杏树的出圈,让古村生机愈加蓬勃向上。
= 夏天的气息,藏匿于石缝间悄然滋长的苔藓之中,点缀在乡间小径旁嫩红的香椿新芽尖上,又或是裹着花儿的香甜轻轻拂过面颊。夏天的气息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它不仅体现在自然界中,也融入了人们的生活,让人在夏天的气息中感受到温暖、清新、生机和希望。
侯官古村,位于福州闽侯,闽江之畔,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唐代是县治所在地。侯官村的前身是唐“候官县治”,是汉时官名,次于县令,清时改县名“候官”为“侯官”,但其读音延旧未变,后来就有“七代不变半毫音,千年只少一比划”来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