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对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的计入办法、使用范围进行了调整,引发公众讨论。近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印发《关于调整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明确,从今年9月1日起,个人账户资金实行记账管理,参保人员不可自由支取,实现定向使用,改变了北京过去20多年医保个人账户可以自由支取的情况。
国家医保局于2019年11月正式推出医保电子凭证,参保群众在实名认证、激活开通后,就能直接刷码看病买药。那么,医保电子凭证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和实体卡有什么区别?我们总结了参保人在使用医保电子凭证时最关心的10个常见问题,一起来看下吧。医保电子凭证是什么?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防骗提醒:有不法分子利用“医保停用”等题材发送诈骗短信,点开链接后跳转的页面与国家医疗保障局官方网页非常相似,但内含木马病毒链接,如果按页面上提示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则可能导致银行卡、医保账户被盗刷。
关键是要弄清楚总金额、自费费用等几个关键词的含义每位医保病人出院时都会收到一份住院医保结算单,上面记录了病人本次住院治疗的总费用、自付费用和医保记账报销的费用。然而由于不少市民对于一些医保概念不清晰,在看结算单的时候常常被上面的一大堆数字搞得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