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时期,一位戴枷锁的犯人晚清至民国时期,监狱是什么样子?那个遥远的年代,犯人又长啥样?带着这个疑问,早在1921年,有一位名叫甘博的外国摄影师,来到民国时期的北平,使用专业级干版相机,拍下了当时的京师监狱。
极目新闻记者 孙喆据英国《镜报》3日报道,为打击黑帮活动,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建造了一座超大型监狱。据了解,这座监狱占地166公顷,可容纳约4万名囚犯。该国司法部副部长奥西里斯·卢纳表示,囚犯将在监狱里工作,以“弥补他们对社会造成的损害”。
【编者按】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陈龙,在北京大学社会学读博期间,“卧底”中关村外卖骑手兄弟连,亲历外卖骑手的真实劳动过程。结合参与式观察经验和劳动社会学理论研究,他最终完成了《数字疾驰:外卖骑手与平台经济的劳动秩序》一书。
周末,有幸作为作者之一参与了中国宋团城文化研究会赴女子监狱义送《牧歌》一书一行。最初了解监狱犯人还是来自电视电影,尤其是八九十年代流行的香港警匪片,如周润发的《监狱风云》等,其中不乏有胆量、有智慧、讲义气“电影化”的囚犯,而现实的监狱是这样吗?
·这个玩Tinder的灰姑娘也清楚地知道,海里还有无数条鱼在等着她。《数字化孤独:社交媒体时代的亲密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10月版,【美】米歇尔·德鲁因(Michelle Drouin) 著,周逵、颜冰璇 译。
抚顺战犯管理所之所以闻名中外,主要是这里曾关押了众多风光一时的日本及伪满要人,特别是末代皇帝溥仪。溥仪跌宕起伏的一生被多次搬上银幕,其中最有名的是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尼拍摄的《末代皇帝》,这部由尊龙和陈冲主演的电影在1988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九项大奖,抚顺战犯管理所是影片中的重要场景之一。
看过电视剧《特赦1959》或者了解中国战犯改造历史的人都知道,北京的功德林监狱和抚顺战犯管理所太厉害了,把许多冥顽不化、养尊处优,对人民对社会犯下巨大罪恶的战犯比如溥仪、杜聿明、王耀武、沈醉等,改造成了自食其力的公民。
北京晚报 | 作者 肖浩《数字化孤独:社交媒体时代的亲密关系》[美]米歇尔·德鲁因 著 周逵 颜冰璇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8世纪,哲学家边沁和弟弟塞缪尔提出了“圆形监狱”的概念:警卫在圆形监狱中央的瞭望塔中,囚犯的牢房则环绕在瞭望塔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