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3月20日电 题:农资足、备耕忙——辽宁保春耕一线见闻新华社记者武江民、于也童春分时节,走进辽宁省铁岭县爱尔法农业科技(辽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械手自动抓取、码堆,工人们忙着包装、运输。3月以来,公司7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日均产化肥2500吨至3000吨。
新华社长春5月3日电(记者薛钦峰、胡戈)眼下,正值东北农民春耕生产的忙碌期。在吉林的一些村屯,种粮大户们有别于过去依靠经验耕作,他们正利用新建起的监控监测设施和农业信息系统等“智慧农业”装备进行农业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新华社沈阳3月20日电 题:农资足、备耕忙——辽宁保春耕一线见闻新华社记者武江民、于也童春分时节,走进辽宁省铁岭县爱尔法农业科技(辽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械手自动抓取、码堆,工人们忙着包装、运输。3月以来,公司7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日均产化肥2500吨至3000吨。
中新社吉林4月2日电 题:东北黑土地“春耕序曲”:农民青睐新科技中新社记者 苍雁 石洪宇四月的东北正值水稻育苗期,赵广文坐在房间里一边喝着茶,一边操纵着遥控器,惬意地为温室大棚里的稻苗灌溉。赵广文的家乡曾出现在美国作家迈克尔·麦尔所著的《东北游记》中。
.四月的东北,春意正浓。广袤的松辽平原上,机械轰鸣,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酣;种子一条街,种粮大户正在对各式新品种反复挑选;一纸纸合同签下,或入社、或托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不断扩大……吉林省已连续两年位列我国粮食主产区亩产第一。
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季雅宁“种得不错咧!”在黑龙江省富锦市兴隆岗镇兴胜村,黑土地上夹杂着泛黄的秸秆。远处,崭新的红色农机正隆隆地向前开去,留下两条笔直的车辙。41岁的任庆伟和几个村民合伙成立了谷物合作社。今年,他的合作社新购置了两台免耕机。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3月5日电(杨柳)3月4日早8时,黑龙江省双城堡站哈尔滨市益农化肥有限公司专用线一派抢卸化肥的繁忙景象。双城堡站仅用2个小时的时间,就将满洲里站发运来的120吨化肥紧锣密鼓的抢卸完毕,并将这些化肥顺利装车、运到化肥加工厂,助力春耕。
摘要:4月初,为了确保春耕有序恢复,吉林省分批次将滞留市区的农民转运回乡。往年,水稻种植户们从3月下旬就开始忙活,扣棚、筛土,准备育苗——在技术和机械化已经高密度进入农业生产的当下,这是少数离不开人的环节。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立夏过后,各地农民抢抓农时,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 土壤回温、光照充足、河流解冻……我国北纬47度的四五月,是春耕的最佳时机。拥有“中国鲜食玉米之都”美誉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因南北气温差异较大,这里的春耕曲正冉冉奏起。
新华社南宁3月14日电(记者黄庆刚、汪军、浦超)人勤春来早,农忙正当时。储备农资、旋耕翻地、播种施肥……行走在各地,随处可见抢抓农时的忙碌景象。如今,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越来越多应用在农业领域,科技正助力各地农业生产解锁“新密码”。
央广网长春3月22日消息(记者舒震 通讯员丁伊雯 周林海 姜雨思)三月的吉林,天气渐暖,万物复苏。在这春耕备耕的紧要关头,公主岭市正积极抢抓农时,全力推进备春耕工作,一幅幅生机勃勃的备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新华社南宁3月14日电(记者黄庆刚、汪军、浦超)人勤春来早,农忙正当时。储备农资、旋耕翻地、播种施肥……行走在各地,随处可见抢抓农时的忙碌景象。如今,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越来越多应用在农业领域,科技正助力各地农业生产解锁“新密码”。
雨水节气之后,春耕已经从南到北大面积梯次展开。记者近日在粮食主产区采访时发现,更“聪明”、更“智慧”的作业方式,让今年的春耕更高效。东北地区很多地方眼下还是冰天雪地,春耕备耕在这样的天气下能做些什么呢?内蒙古海拉尔 冰天雪地里的热乎“备耕”雨水已过,但内蒙古海拉尔还依然持续低温。
为秸秆打捆,用大搂草机,去秋季6~8垄玉米秸秆搂归一行,准备机械捡拾打包;可是有的地块,去秋打包没有来得及,今春现在地湿,根本进不了地,不能再打包,直接机械免耕播种也不行,农户着急怎么办?大家帮助出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