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今年种了35亩‘小铁头’(学名甘蓝),现在已经砍收一大半,每交售一车菜差不多有万把块钱的收入。”日前,记者采访石屏县哨冲镇的特色产业时,正在砍收“小铁头”的菜农罗德卿乐呵呵地说。菜农交售“小铁头”哨冲镇地处山区,土壤、气候资源优势十分明显。
加工紫薯“往年,每逢紫薯收获季节,我们就得去周边县(市)找销路。现在,村里建起了加工厂,紫薯可以直接卖到加工厂,节约了运输成本,还可以到工厂务工,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石屏县牛街镇扯直村委会过甲山村村民李艳飞家去年种了12亩紫薯,产量约30吨,今年紫薯迎来了大丰收。
6月7日,小海镇小海村莲花白迎来了采收高峰期,前来采收的商家络绎不绝,纷纷涌入这片丰饶的土地,希望能够满载而归。记者走进威宁自治县智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蔬菜种植基地,只见一棵棵莲花白整齐地排列在田地里,长势喜人,散发出清新的气息。
夏日的威宁自治县小海镇三道河畔,草木丰茂,生机盎然。河岸边的坝子里,豌豆尖鲜嫩欲滴,青菜叶透着新绿,群众正在蔬菜基地里忙着采摘豌豆尖,“修”青菜。“新鲜、水灵……每天我们的豌豆尖运往成都、重庆等地,抢手得很。”贵州掌上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庆升说。火热的夏天迎来火热的丰收季。
据他说,其实也就是条扬子鳄,当初不知道是谁弄来的“跑”到了水库里,开始没在意,但后来长大了,目击的人多了, 怕引起恐慌,也去捞过,但没捞着甚至当时还有人传言是龙,这都是不对的。据比较可信的目击者称,那头水怪也就3米多长吧,没有十几米那么夸张,当初水利局携带仪器把整个水库搜索过一遍
来源:贵州日报 威宁自治县小海镇小海村莲花白迎来采收高峰期。6月7日,记者走进威宁自治县智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蔬菜种植基地,只见一株株莲花白整齐地排列,个大饱满,长势喜人,20余名务工群众在地里正分工协作,采摘、运输、装车……忙碌的身影在田地间穿梭,前来收购的客商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