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通讯员 官笑涵身患罕见的免疫缺陷疾病,2岁宝宝从出生起就饱受“病魔”折磨:反复湿疹,消化道、呼吸道多系统“报警”,折腾得小家伙瘦成了“一把骨头”。在武汉儿童医院,经过及时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程程的造血和免疫系统得以“重建”,小生命燃起了新的曙光。
极目新闻通讯员 薛源 罗琳琳身体毫无免疫力,外界病菌都可能引发致命感染,不能暴露在自然环境下,也不能与人有肌肤接触,只能生活在量身定制的无菌“泡泡”里。美国电影《BUBBLE BOY》(《泡泡男孩》)中主角所患的罕见病,也出现在湖北男婴金金(化名)身上。
身体毫无免疫力,外界病菌都可能引发致命感染,不能暴露在自然环境下,也不能与人有肌肤接触,只能生活在度身定制的无菌“泡泡”里。美国电影《BUBBLE BOY》(《泡泡男孩》)中主角所患的罕见病,也出现在湖北男婴金金(化名)身上。
三周前在加拿大出生的Zain Rajani,被称为世界上首例“干细胞婴儿”(stem cell baby)。他的母亲Natasha因为卵子质量差,一直难以受孕。于是她选择了一种新型IVF技术,Augment。
5月24日上午,年仅3岁、罹患慢性肉芽肿病的女孩曦曦(化名)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成功完成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是上海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以下简称“上海市脐带血库”)成功完成的第7000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脐带血干细胞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其在神经系统修复领域、罕见病等多个新应用领域的科研进展受到广泛关注。南都记者从19日至21日在穗举行的“第十届全国脐带血大会”获悉,脐血干细胞在助力基因治疗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
【新华网6月9日电:在当天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书记、中央军委书记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纳米科技、干细胞研究、人类基因组测序等基础科学突破,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也为我国作为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IRF4基因杂合突变体T95R导致联合免疫缺陷,是一种最近刚被命名的罕见病,今年1月国际知名权威期刊《免疫科学》发表来自8个国家56个机构学者的联合研究报告,通过基因分析、体外功能实验等揭示疾病特点、探索治疗手段。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目前11月龄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儿安安(化名)已经顺利接受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在移植仓内等待造血重建,也没有发热等情况,精神状态也不错,顺利的话三周左右就能安排出移植仓。
中新网上海3月7日电 (记者 陈静)7日,上海脐血库联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下称:苏州儿童医院)血液科完成了一例特殊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用小宝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去救治大宝的白血病。2023年9月,10岁的女生小梦(化名),因连续1周多的不明原因发热在当地就医。
众所周知,脐带中富含干细胞资源,其中大家常提到的就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譬如骨、软骨、肌肉、韧带、神经、肝、内皮和心肌等等,而且其细胞含量、增殖能力优于骨髓和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原性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低,并且具有取材方便,无伦理学争议等优点。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干细胞,尤其是新生儿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被美、英、日、韩和以色列等多个国家应用到重症及危重症的救治研究中,我国科技部也在第一时间启动了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临床研究应急攻关项目。
2023年6月12日上午,临沂市人民医院脐带血单个核细胞治疗脑瘫、自闭症科研项目启动会成功举办,该科研项目旨在确定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在治疗儿童脑瘫、自闭症的安全性以及初步的有效性,为脑瘫及自闭症患儿提供新的治疗方式和路径,给更多患儿及家庭提供更多救治希望。
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1日讯 春节期间,CCTV6引进了日本人气动画《工作细胞》。在这部动画里,一群细胞变身为性格迥异的人物:迷糊又元气的红血球、奶声奶气的血小板、人狠话不多的白血球、肌肉猛男杀手T细胞、战斗力爆表的大姐姐巨噬细胞......
还有三个月宝宝就要出生了,去待产的医院里得到一份宣传关于新生儿胎盘、脐带干细胞的储存,花费大概是20年2.5w,希望有专业人士帮忙分析一下是否有储存的必要。宣传单里说存储的是胎盘多能干细胞、胎盘造血干细胞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惠及范围是祖孙三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