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收音机的情怀,一般人是理解不了的。因为那些人是没有经历过那一段收音机的着迷,或者说是疯狂的迷恋。经常在网上一些帖子,或者视频看到一些评论一些年轻人包括一些年龄也不小的朋友都会在说,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玩收音机,说什么什么现在收音机没什么内容了,都是那些广告的那些什么什么的。
23日,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吴庄村的肖光合老人,慢慢拉出一台老式收音机的天线,小心翼翼地拨动着调频。“十来岁时第一次在村里听到大喇叭广播,感觉很神奇,后来收音机流行起来成了很多家庭的‘三大件’,慢慢一有机会就开始接触、研究。”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兴起了有线广播,由于家庭困难,刘吉光家里买不起广播喇叭,邻居张老师得知情况后,要帮刘吉光家做一个“土喇叭”,刘吉光到收集来废电线、马口铁罐和继电器等零件,在张老师的帮助下土喇叭做好了。
可是有些东西就不一样了,就拿收音机来说吧,最早都是比较笨重的台式机,这东西用的时候是要规规矩矩摆在那里找好了电台,或静静的听或是边干点啥活边听的,没有谁总是抱在怀里当玩物边摆弄边听的,要是那样早晚没等用坏了都得玩坏了不是!
手表、自行车、收音机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三大件。随着电视机、电脑在生活中的普及,三大件之一的收音机渐渐没落了。然而在收藏品市场,老式收音机却身价暴涨,更有商家把它作为一种复古的装饰,令它散发出不一样的文化气息。
现代快报讯(记者 严君臣 花宇)带闹钟功能的粉色收音机、当年算“奢侈品”的三元牌彩电、便携式双卡立体声收录两用机……在如今这个电子产品高速发展的时代,家住南通市崇川区城东街道的顾永祥“逆流而行”,收藏了400多件老家电,还收集了许多珍贵的相关图文资料。
小时候很多东西想买的时候,父母总是说等“有钱了”再买,等“发工资了”再买。面对这个说辞,大多数或许不相信,我们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时,经常看到爷爷奶奶捣鼓一些破铜烂铁,或者是一些破旧玩意,这些东西都已经破旧的不行了,怎么可能值钱呢?